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设计应用 > 郦亮:发展短程无线通信正当其时

郦亮:发展短程无线通信正当其时

作者: 时间:2004-10-10 来源:电子经理世界 收藏

郦亮:发展短程正当其时

  ———赫立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郦亮专访

作者: 段文学 EB China

  

  “有了这种短程通通讯网络,就可以实现家电的智能化。你可以在8000里外的飞机、汽车上,通过Internet控制家里的网关,设置好烤箱的温度、时间,一回到家里,就能吃到香喷喷的比萨饼……”,说到这些时,自称为“海鸟”的郦亮眼中透露着一股自信和喜悦。在炙手可热的短程领域,郦亮和他的赫立讯公司提前卡位,且已经大大领先一步。

“海鸟”归来

  初见到郦亮的时候,是在其和员工共同分享的不足6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这位看起来睿智、稳健、谦和的“海归”总经理开玩笑道,自己不是“海龟”,而是“海鸟”。因为居家在美国,事业在中国,为了及时了解国际技术动态和市场资讯,郦亮不得不频频奔波于美国、中国、加拿大等国家。然而,令很多“海龟”博士羡慕的是,郦亮亲手创立的赫立讯公司在创业短短不到两年时间里就已在业界名声乍起。

  在北京理工大学读了一年的博士之后,郦亮于90年代初期留学加拿大McMaster大学,曾师从北美著名的专家Dr. Simon Haykin,获通信及信号处理专业博士学位。郦亮拥有在加拿大北电网络(Nortel)、美国摩托罗拉以及Connexant等国际知名大厂的从业经验,从事过软件设计、通信信号处理和3G芯片的研究,现为IEEE802.15.4/Zigbee标准工作组投票人之一。这些工作资历和IEEE投票人资格便让其一手创立的赫立讯(Helicomm)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从出生之日起便被众人瞩目。

  看好短程无线通信网络的巨大市场机会,继2001年下半年郦亮和同事合伙在美国加州创立Helicomm inc.公司之后,郦亮怀揣2万美元回到他出生长大之地——北京。2002年4月,他在海淀区中关村孵化园创立赫立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亲自挂帅专注于无线网络通讯的最新技术标准IEEE802.15.4/Zigbee的研究与应用。在美国Helicomm inc.公司接获瑞萨科技、安捷伦以及德国IMD等业界知名厂商订单后,赫立讯(北京)公司也率先在业界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IEEE802.15.4/Zigbee标准的“紫蜂”系列无线网络产品,包括无线网络模块、无线网络开发平台、无线网络解决方案等,正逐渐被应用于工业控制、家电网络、环境检测和商业运营等诸多领域。依郦亮的规划和预期,未来借自己的美国公司获取国际前沿资讯、技术以及接获订单,而自己的国内公司则进行研发、设计和制造产品,两家兄弟公司分工合作、两厢呼应,力争在全球短程无线通信网络市场打下一片天。

发展短程无线通信正当其时

  郦亮表示,为了规定一种短距离(100米左右)、低功耗(数月到数年的电池供电)、低速率(250Kbit/s以下)、低价位、高效率、高可靠性的短程无线通信网络标准,IEEE802.15.4标准在2003年5月诞生,而遵循这一标准的技术便是Zigbee技术,并在国际上形成Zigbee联盟,包括如三菱、摩托罗拉、Honeywell、Invensys等厂家均是该联盟的成员,而未来该技术有望主要应用于智能家居、安全防卫、工业仪表控制、各类传感器控制、停车咪表数据传输、环境检测采样等领域。

  据了解,全球每年的短程无线控制网络应用增长高达60%以上,尤其短程无线芯片市场蓬勃发展,乐观预计到2007年全球无线通讯网络芯片产值规模将达13亿美元。正是Zigbee联盟所倡导的低功耗、高效、可靠的IEEE802.15.4短程无线技术网络标准,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以中国国内市场为例,“闪联”联盟曾预测,未来5年短程无线通信控制及相应市场将有5千亿元的市场规模,而主力需求将来自工控及办公室、家庭等方面,但短期来看,每年100亿元左右规模的家庭信息、网络家电市场,将最早带动短程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率先应用。

  中国大陆专注于短程无线通信网络领域的公司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而赫立讯便是其中一家,同时也是Zigbee联盟的成员之一。正是其所从事领域的前瞻性和战略性, 2003年1月份赫立讯公司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参观指导,胡锦涛总书记对郦亮和赫立讯科技有限公司寄予厚望,期望他们为基本处于空白的中国无线通讯网络事业做出贡献。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让郦亮欣喜之外感受到更多的压力和责任。作为“中国芯工程”的受益者,从最初选择落户中关村孵化园,到公司发展至今的每一步,郦亮坦陈均得到中关村管委会的极大支持和帮助,尤其当年刚涉足高投入、高风险的芯片研发领域,虽一腔热忱,但也难逃创业初期的资金短缺问题。而那时赫立讯再次“幸运”地获得了“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虽仅有10万元,但政府支持的背景让郦亮和赫立讯公司在日后融资中顿时身价倍增,毕竟获得该项基金的公司在中关村仍屈指可数,且作为一家成立不到两年时间的公司,更是凤毛麟角。

海尔订单入囊   布局无线通信网络未来

  回想怀揣2万美元归国创业的经历,郦亮自认为这一切有很大的“幸运”成份。在公司成立1年半时间左右,赫立讯就接获中国著名家电品牌海尔的订单,即由海尔公司出资,双方合作开发网络家电控制系统,赫立讯公司提出解决方案和提供具体产品,然后由海尔公司购买;除此外,赫立讯公司还获得山西平阳机械厂建立无线停车咪表的订单。基于为海尔公司提供的网络家电控制系统,赫立讯公司在业界率先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符合Zigbee标准的“紫蜂”系列产品,可以从办公室或异地,远程设置和监控家庭电器安保系统、供热系统及安全状况。目前国内尚无第二家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生产此类全套无线网关、先进节点及网络软件等。然而回顾当时的开发经历,郦亮说可以用“生死时速”来形容。

  2003年10月,赫立讯公司与海尔公司签定合作合同,随后海尔公司的技术总负责人讲述与之前合作伙伴的经验和教训,为赫立讯敲响了警钟。由郦亮领衔的不足10人的技术团队开始进行技术问题剖析,形成一套结构和流程清晰的书面文本,以此来指导工作进程,而此过程使郦亮在国际大公司积累的目标管理方法得以有效发挥;同时郦亮也借此着力培养自己的创业团队,尤其注重引进和培养年轻人,甚至有进入公司几个月左右的技术人才,便开始担当课题组的组长。郦亮称,团队成员为了解决技术难题更是通宵达旦,为了有一个高效率的队伍,大家几乎每天中午都站着开会,简明汇报自己的工作进程。在高强度的团队协作中,一支充满活力、干劲十足的年轻创业团队得到了锻炼和凝聚。往往在合同规定期最后一天临上火车的前两个小时,才可以最后联网测试,甚至没有再次测试的时间,大家便迅即赶往海尔公司演示。不料联网后一次成功,几乎没有再次出现掉线现象,而这也被郦亮戏称为“幸运”。

  从接到合同到测试成功,短短不到5个月时间,赫立讯公司以看作不可能的速度完成海尔的订单任务,也得到了海尔公司相关负责人的首肯。目前,这一数字家庭短程无线通信技术解决方案平台还在一条小批量生产线上生产和组装。郦亮表示,如果订单密集,今后将考虑引进自动生产线或与拥有大批量生产、质量管理优越的大厂合作。而短期来看,赫立讯公司将坚持“两条腿”走路,除了保持技术领先性,同时将积极扩大现有的生产能力。“目前国内尚无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家电产品,而国际市场上如松下、三星等类似的产品,均基于欧美无线频段标准,借与海尔集团的合作,我们正在联合如海尔集团等国内知名家电厂商,积极倡议并参与国家短程无线通信网络标准的制定。”雄心勃勃的郦亮说,一旦标准出台,赫立讯将推出基于中国标准的技术和产品。同时透露,“我们已经在计划开发短程无线通信芯片,如此才有望在此领域形成包括芯片、软件在内等整体核心技术,打造从标准制定、芯片设计、模块开发和制造以及与下游市场合作的产业链条。”  (完)

 



关键词: 无线通信 无线 通信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