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市场分析 > 日本政府无形的控制之手 苹果收购瑞萨未果

日本政府无形的控制之手 苹果收购瑞萨未果

作者:赵景芳时间:2014-11-17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一,日本“电子立国”根基不稳 若不反思恐兵败如山倒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5484.htm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对于这句中国古语,日本电子企业恐怕感受最深。

  时移世易,沧海桑田,日本电子企业在三十年前垄断世界,如今却落得艰难度日。日本电子企业之败,不仅限于消费电子厂商,如三洋、索尼等,更涉及到电子行业的基础──半导体企业。

  近日,国际研究暨顾问机构Gartner发布统计报告,2013年半导体排名前十分别是英特尔、三星、高通、SK海力士、美光、东芝、德仪、博通、意法及

  全球半导体市场在2012年衰退2.5%后,2013年恢复成长,年成长率达4.9%。而日本大型半导体公司仅东芝(Toshiba)正增长,其他日企在2013年表现皆不理想:东芝因有NANDFlash的产品线,营业额为124.6亿美元,较前一年成长11.9%,全球排名第6;(Renesas)2013年营业额78.2亿美元,较2012年衰退15.3%,排名退步到第10;索尼(Sony)及罗姆(Rohm)2013年的半导体业务营业额分别衰退28.1%及14.3%,索尼的排名掉到第15,罗姆半导体跌出前20大排行榜。

  以电子为例,瑞萨电子株式会社(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如今是日本第二大半导体公司,该公司的成立过程颇为曲折:2002年,日本电气公司(NEC)将半导体子公司分立,成立NEC电子公司;2003年,日立制作所及三菱电机的半导体事业部合并为瑞萨科技;2010年,NEC电子和瑞萨科技合并成立瑞萨电子公司。

  整合了日本半导体产业的瑞萨本想参与世界竞争,却命运多舛,连年亏损,在全球半导体领域内的厂商排名也是一路下滑。虽经多番合并、政府投资之后,瑞萨电子如今仍是惨淡经营。

  瑞萨电子,不仅是一家企业,更是日本半导体行业的缩影,本来起点颇高,前景看似光明,却由于种种原因状况是江河日下,原因大致归总:

  1, 未能有效面对经济衰退;

  2, 内部运营官僚化严重,决策拖沓;

  3, 固步自封,力避海外投资、并购;

  4, 排斥、回避中国大陆因素。

  二,厌恶海外投资 瑞萨难解困境

  日本公司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向来以亲密友好著称,政府视自己为国内产业的促进者,而非铁面无私的管制者。日本经济在二战后能够高速发展,与其政府的高效组织协调密不可分。

  1,官民协调 互惠互利

  斯坦福大学教授青木昌彦曾将日本的政企关系定位于依存型。主要特征是政府各部委之间的管辖范围有着严格的区分,但它们与所辖民间企业之间关系密切,并因此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日本政府与民间企业的典型特征是“官民协调”,其实就是密切的互惠关系。

  2,发展企业集团  组织规模经济

  日本政府组建企业集团的主要目的,是加速生产的集中和资产的积聚,组织规模经济、获得规模效益。这样参与国际竞争才有足够的竞争力。

  日本企业集团在经济中的作用可以从两个层次上看:

  首先,从企业自身的利益看,集团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用较短的时间形成经济规模。

  (2)靠集团力量,联合开发新产品,发展新技术,防止无效益的重复投资。

  (3)集团经营的领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可以相互补充,分担风险,防止市场对单一产品需求发生变化而带来的影响。

  (4)在集团内部,可以广泛交换情报,互通有无。

  (5)靠群体的优势,提高某一成员企业的信誉度,还能对政府和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其次,从国家的角度看,企业集团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四点:

  (1)在日本经济中起骨干作用。

  (2)在集团内部实施广泛的专业化分工,扶持中小企业共同发展。

  (3)企业集团已成为日本新兴产业的先导,推动日本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转换。

  (4)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扩大市场份额作为集团发展战略目标,很快形成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抗衡的实力,增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出口。

  战后,“电子立国”政策的巨大成功,使日本政府对其作用、以及企业集团的经营模式,是十分“迷信的”。

  最后,日本政府干涉导致瑞萨无缘海外投资。

  早在2012年,瑞萨由于经营不佳,日本官方与私人企业组成的联盟 Innovation Network Corp. of Japan (INCJ)支付了1,380亿日圆(约1.675亿美元),收购69%的瑞萨股权,从而拯救了悬崖边上的瑞萨,阻止了外商私募股权业者KKR对其收购,保存了瑞萨企业集团在形式与功能上的完整。

  今年4月,传来将收购瑞萨子公司瑞力。由于瑞力在中小型液晶半导体市场上,所占全球市场份额最大,达到约30%,作用举足轻重。所以,对于该公司的收购案,日本政府很难控制不去插上一脚,容忍破坏自己苦心经营的集团作战模式,导致本国先进技术转手他人。

  保护本国人民的工作机会,并以国家利益、经济安全为名义避免让日本技术流往海外,这是值得赞赏的;但不知变通、一味墨守成规的话,也许会让原有的问题更糟糕。

  三,瑞萨为何拒绝的收购

  4月初,传苹果欲以4.79亿美元收购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公司旗下子公司瑞力科技(Renesas SP Drivers)。瑞力是目前为苹果制造 iPhone 屏幕用液晶显示器芯片的唯一供应商。

  然而,未过几日,瑞萨电子马上向《路透社》 (Reuters)证实该公司正在洽谈出售瑞力股权事宜,且并未最终结缘苹果。

  实际上,自从瑞萨电子发布公告欲出售瑞力以来,已有超过10家业者曾与瑞萨接洽,而可能与瑞力喜结良缘的候选者,主要分三个派系:苹果系国际大厂博通(Broadcom)、三星系新思(Synaptics),甚至日本本土系夏普也是强有力的候选者。究竟谁有机会在最后一轮竞标中胜出?我们分析一下这三家的优劣势所在:

  1, 博通——苹果系

  苹果明确发出信号,欲结缘瑞力,手段大致有二:方式之一:由苹果体系厂商接手。而博通身为苹果独家触控IC厂商,在业务订单和技术发展的两大策略考虑下,已成为购并瑞力呼声最高的厂商之一;不过,由于博通目前研发资源大多在网通芯片和手机芯片等主力产品线上,实在未必有余力能专注进行触控和驱动IC部门的整合。方式之二:苹果通过旗下基金收购瑞力,借以巩固自身供应源,强化对其供应链品质与成本控制。

  2, 新思——三星系

  业界最看好触控IC大厂新思科技。新思是三星阵营重要的触控供应商,苹果阻挠新思和瑞力结亲,就是由于新思与苹果头号敌人三星电子关系过密。

  新思原本打算购并瑞力后,一并接手瑞萨的客户群,如苹果和其他日系、大陆客户的订单,借此新思既可打进苹果供应链,在亚洲市场的影响力也将大幅提升,成为横跨欧美、日韩、大陆等重点市场的龙头芯片厂;其次,新思长期以来一直以驱动IC整合触控IC的二合一芯片作为重点发展方向,而瑞萨于2013年也已经开发出首款触控IC整合驱动IC的产品,因此,若能合并瑞萨,将加速新思在相关领域的技术演进。不过,由于苹果的强烈反对,新思结缘瑞力恐怕困难重重,打入苹果供应链也可能成为泡影。

  3, 夏普——日本系

  夏普(Sharp)本来就占瑞力科技25%股份。而且,随着电视市场的持续不景气,夏普的未来命运显然取决于其手机/平板装置用中小型显示器,而非大尺寸电视机。扩大在瑞力的股份,可以全方位增强夏普在液晶领域的技术实力。但是,夏普也在艰难度日,手头不富裕。

  然而,由于日本一直以“电子立国”为傲,政府一直保留投资本土企业、排除海外买主的传统,瑞萨现在的最大股东就是一个由日本官方与私人企业组成的联盟 Innovation Network Corp. of Japan (INCJ),那么,这次也不排除政府启动基金助瑞萨瘦身、夏普脱困。

  以上三大派系,各怀独门绝技、业有所长,实在难以抉择。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瑞萨电子举棋不定,对“高富帅”苹果的暗送秋波而无动于衷了。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