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业界动态 > 无线充电的到来还不能称之为一场革命

无线充电的到来还不能称之为一场革命

作者:时间:2014-04-21来源:腾讯科技收藏
编者按:无线充电的商业化已经在布局了,虽然前景被一致看好,但是这里面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目前看还不能用“革命”来形容。首先三种无线充电标准还未统一,各个标准自己发展只能给产业带来巨大的浪费,所以,第一步工作还没做好,革命的到来也就为时尚早了。

  最近看到报道称韩国一家研究中心开发了一套新系统,一次可以同时对五米之内的40部充电,这种充电技术有可能会彻底淘汰传统充电方式。我知道像诺基亚这些手机厂商已经推出了可以使用的器。那么是怎么实现的?是否真的是一场充电方式的革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45766.htm

  无线充电看似是一项新的技术,其实发展的时间已经较长。2007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把共振运用到电磁波的传输上而成功“抓住”了电磁波。他们利用铜制线圈作为电磁共振器,一团线圈附在传送电力方,另一团在接受电力方。当传送方送出某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后,经过电磁场扩散到接受方,电力就实现了无线传导。这项被他们称为“无线电力”的技术经过多次试验,当时能成功为一个两米外的60瓦灯泡供电。

  这项研究成果发布到著名的《科学》杂志的网站上,引起巨大反响。

  无线充电的原理是什么?

  无线充电其实是传统的电磁感应技术的新应用。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电感耦合传送能量,两者之间可以不用电线连接。

  电磁感应解决方案在技术实现上并无太多神秘感,中国本土的比亚迪公司早在2005年12月申请的非接触感应式充电器专利,就使用了电磁感应技术。

  目前在消费电子领域出现了无线充电的研发热潮,除诺基亚外,三星、谷歌等厂商均将这项技术应用到产品之中,苹果也申请了无线充电相关的专利。

  无线充电相较于有线充电有何优势?

  国内无线充电研究和应用已经起步,目前申请的相关专利数量至少数十项,不过大多数与手机充电不相关。

  无线充电要在消费电子等设备上完美实现,需要做到两点:一是保证电磁波只辐射到手机接收部分,不会影响到人体健康,或干扰其他设备;二是让电磁辐射在错误使用情况下不至于损坏电池和充电器,比如识别无线充电器上的异物,防止锂电池过热导致的变形或爆炸的危险等。

  此外,保证足够的传输效率也很重要,据悉,有线充电的效率只有87%左右,无线充电有的号称达到90%的传输效率,但是可信度不高。有专家表示,在手机外壳5mm厚度情况下,无线充电的传输效率最高能达到70%。

  无线充电能算一场革命吗?

  从用户角度看,无线充电带来的便利显而易见。省去了让人烦恼的充电线,让充电变得更为简易。

  如果这项技术得到更多改进,将来很可能应用到所有需要充电的移动设备。而且通过内置接收器和发射器,无线充电技术可以部署在公共区域,如咖啡馆、宾馆、机场、快餐店等消费场景之中,就像Wi-Fi一般无处不在。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的一份报告,全球无线充电市场将在未来五年内获得井喷式增长,到2017年将形成超过70亿美元的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57.6%。

  前景无疑是美好的,不过现在的无线充电技术仍然不能称之为革命,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充电距离。而具体到韩国的这项新技术,虽然可以实现五米内充电,但是这个距离要实现大规模应用还不够。除此之外,价格也是阻碍其进一步普及的因素。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