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设计应用 > 同步降压转换器中的短路现象分析与解决方案

同步降压转换器中的短路现象分析与解决方案

作者:飞兆半导体功率管理部时间:2004-02-13来源:电子设计应用收藏
同步降压电路被广泛应用,为CPU、芯片组、外设等提供针对“工作点”的高电流、低电压供电。在同步降压转换器中,功率电路中具有为电感充电的“高边”(图1中的Q1) MOSFET,以及为电感电流提供低损耗续流通道的“低边”MOSFET,替代常规降压调节器的续流二极管。

图1 同步降压转换器输出级


图2 典型的自适应栅极驱动电路


图3 VIN .=12V时的栅阶电压


图4 VIN .=20V时的栅阶电压

图5 栅极驱动信道中的电阻削弱了MOSFET栅极节点的电压


图6 肖特基二极管可降低阻尼电阻对自适应栅极驱动的影响,减少同步降压调节器中的短路现象


图7 GM因数(K)


图8 在VIN=19V,SW在VGS(Q2) = 0.5V时开始上升, SW节点上升时间对于VSTEP 的影响


短路 (Shoot-through) 是指两个MOSFET同时完全或部分导通时,VIN至GND间有短路电流通过的情况。为了将短路减至最少,同步降压调节器IC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确保Q1和Q2按照“先开后合”的步骤操作,以减少短路的情况。
固定“死区时间”: 一个MOSFET断开,在一个固定的延迟时间之后,低边MOSFET才导通。这种电路比较简单,而且通常有效,但如果栅极电容值范围大的MOSFET配合给定的控制器应用,则缺乏灵活性。死区时间太长意味着传导损耗将会很高,但停滞时间太短则会造成短路。固定的死区时间往往会太长,因为它要让高Cgs值的MOSFET在配对的MOSFET导通前,将Cgs完全放电(断开)。
自适应栅极驱动: 这种电路根据MOSFET的Vgs被关断来确定何时导通配对的MOSFET。理论上,自适应栅极驱动电路可以针对给定的MOSFET产生最短的死区时间,而不会出现短路现象。
在实际应用中,自适应和固定死区时间方法的综合采用会达到最佳效果,图2所示的PWM控制器和栅极驱动器便是这样。
尽管这明显是由控制器进行的“先开后合”动作,由于栅阶(Gate Step)电压的存在,当高边MOSFET导通时仍会出现短路情况。
短路极难直接测量。短路电流仅持续几纳秒的时间,因此电流探测器中的附加电感会对短路波形造成很大影响。短路通常表现为振荡加剧、效率降低、MOSFET温度(尤其是Q1)升高及EMI增大。本文将提供预测短路的分析技巧和减少短路的方法。

“栅阶电压”—短路的主因
如果自适应电路生效,就不会发生短路现象,此说法不确切。大部分短路是在高边MOSFET导通时发生的。SW节点(低边MOSFET的漏极)处的高dv/dt值通过Cgd耦合电荷,从而在驱动器试图保持栅极低压的极短时间内使栅极为正。Cgd和Cgs形成电容分压器,削弱了栅阶信号,因而在最坏的情况下,栅阶电压(VSTEP)的峰值振幅为:(1)
式(1)仅给出了栅阶电压的AC部分。栅阶电压会迭加到任何MOSFET栅极放电电压上。例如,如果开关节点电压升至VGS=1V时,而栅阶电压幅度为2V,那幺瞬时电压将达到3 VGS,这足以产生流经两个MOSFET的瞬时高电流。因此,自适应栅极驱动电路的延迟时间应有足够长度,防止高边MOSFET在低边VGS放电降至数百mV前导通,这一点相当重要。
栅阶电压的示意图如图3及图4所示。
使自适应电路问题更为严重的是,自适应比较器不能确实地检测MOSFET内部栅结处的电压。如图5所示,MOSFET的栅极内存在不可避免的内部Rgate电阻。此外,一些设计人员喜欢在远离其栅极驱动电路的MOSFET栅极上串联一个阻尼电阻。这会使自适应栅极驱动电路产生更大的问题。这种做法使分压器的电阻与IC低边栅极驱动电路的内部下拉电阻串联起来,使自适应栅极驱动电路在确定高边驱动器的停滞时间时所认定的栅极电压比实际值低。
当IC的引脚电压为1V时,内部MOSFET VGS为:

考虑下面的情况
RDRIVER=2W,RDRIVER=1.2W
RDRIVER=5W
当自适应栅极电路切换时,内部MOSFET栅极电压为:

在本例中,如果电路中无延迟,HDRV将在低边MOSFET刚开始放电时导通,从而造成极高的短路电流。上述电路的主要问题在于阻尼电阻。如果必须采用阻尼电阻,应该在电阻上跨接一个肖特基二极管(如图6所示)来减少阻尼电阻对自适应栅极驱动电路的影响。
当使用肖特基二极管时,内部栅极节点电压为:

或在本例中为2.1V,有着显着的改善。
此外,肖特基二极管还减少了短路的持续时间,因为只有RGATE + RDRIVER释放CGS,而不是RGATE + RDAMPING + RDRIVER的总和。
表1所示为本例中采用和未采用肖特基二极管时的性能提升。
条件: 典型的低边MOSFET,由比较器感应至SW节点开始升压的延迟时间为25ns,19VIN,SW节点升压时间为10ns。

MOSFET的选择
MOSFET的特性对于栅阶电压产生短路电流的大小具有重要的影响。最坏的短路情况是漏极节点处的上升时间无限快(上升时间为0)。栅阶电压的大小很大程度上由CGS 和CGD 的相对量决定。一旦栅阶电压的大小确定(式(1)),短路电流的峰值就可以由下式计算得到:(2)
上式中GM为数据表中的跨导(单位为S,或A/V)。尽管在室温下只有很少的MOSFET需要考虑VTH(MIN),但VTH会随着结温的上升而降低,因而VTH(MIN)能很好地代表MOSFET工作结温下的VTH。以下的计算采用VTH(MIN)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实际上GM并非常数,其数值在低放大电压(VGS-VTH)条件下会大幅减小。在这些计算中,采用由图7得到的因数"K",这是在低放大电压条件下GM的典型值。图7的X轴由下式计算:

表2所列为确定最大短路电流所需的相关MOSFET特性参数。
上表描述的每种MOSFET均采用不同的工艺,具有不同的内部电容比。
表3假定当HDRV导通时,VGS 已在SW节点升压前降至0。正如上表中所示,VSTEP 的最小幅值出现在MOSFET2和MOSFET5中,这两种器件均为低阈值器件。较大器件的阈值低是由于其栅极氧化层薄,使MOSFET具有很高的,其VSTEP比其它的MOSFET更小。
表3给出在栅阶电压影响下的Q2中的理论峰值电流。在实际的转换器中,寄生电感使电流的上升速率限制在4A/ns以内。即使是MOSFET4,栅极脉冲停留在阈值以上的时间也仅为5ns,因而能够进一步限制短路电流。
表3的简化计算的缺点在于假设SW节点在低边VGS为0时开始导通。正如前文所述,情况可能并不是这样。

通过减慢Q1的上升时间来降低栅阶电压
通常,为了使开关损耗降至最小,设计人员会试图使高边MOSFET达到可能的最快上升时间。高边MOSFET导通损耗的简化式为:(3)
式(3)中TR为MOSFET的上升时间。设计人员希望实现极快的上升时间(在SW上实现高值)来降低高边的功率损耗,但如果这种情况导致栅阶电压增大,造成短路,结果会比减慢上升时间所产生的损耗更大。在某些情况下,这是唯一能消除短路现象的实用方法。
如图8所示,减慢上升时间会对耦合到低边MOSFET栅极的VSTEP产生明显影响。TR减慢有助于降低EMI,但也会造成效率损耗。图8和表4所示为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双路并行)的输出电流为15A和19VIN的典型MOSFET的模拟运作。图8假定SW节点在内部栅极节点放电降至0.5V时开始上升。
表4 给出各个MOSFET由于短路造成的功率损耗。在Q1导通时开关损耗的主要为:(3)
表4最右一栏列出IOUT = 15A时,各个MOSFET上升时间的计算结果。
在大多数情况下,短路只是微不足道的问题,因此减慢高边上升时间并不是较好的选择,因为减慢上升时间造成的功率损耗会比消除短路所节省的功率更大。
如果控制器的栅极驱动在允许Q2的内部节点放电前开始导通Q1,SW将在Q2的VGS仍然较大时开始上升,如表5所示。减慢Q1的上升时间就成为降低短路损耗的有效方法。
通常可以采用增大与Cboot 串联的电阻值(图2中的RG)来实现这个目标,TR的近似值可作为选择RG值的良好起点:(4)
式(4)中RDRIVE(L-H)为IC高边MOSFET栅极驱动电路在驱动电压由低转高时的电阻。


表1 RDAMPING = 5W时采用和未采用肖特基二极管的峰值电流


表2 低边MOSFET特性参数

表3 VIN = 19V和 VGS(START) = 0V条件下的最大VSTEP和ISHOOTTHROUGH


表4 SW在VGS(Q2) = 0.5V时开始上升,最坏情况(最小VTH)下的短路功率损耗(mW)


表5 SW在VGS(Q2)=1V开始时上升,
最坏情况(最小VTH)下的短路功率损耗(mW)



关键词: 飞兆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