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管理赏析 > 臣道漫笔-臣之道(三)

臣道漫笔-臣之道(三)

—— (1)宰、丞的由来
作者:叶钟灵时间:2014-01-07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论语•颜渊》)君主要像君主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君不君,则臣不臣”(《管子 形势篇》)。孔子提出正人伦之常,乃治国之根本。君臣相克相制又相辅相成,构成了我国长期封建社会一对难解的矛盾,相权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命运。有君无臣,君便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常言道:“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闯江湖尚且如此,何况治国乎? 千古一帝唐太宗有言:“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也曾云:“九域之至广,岂一人之独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有臣无君也不行,罗贯中《三国演义》里说:“蛇无头不行,兵无主自乱”,“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原臣》)。因而,“学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成了古时一般学子的人生理想。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15242.htm

  《说文解字》释:臣,“事君也,指臣僚,侍奉君王的人”,泛指君主时代的官吏;《古代汉语词典》解:宰,本指奴隶主家中总管,卿大夫家臣,,特指辅佐执政的最高行政长官;丞,“丞为辅佐、辅助”之意,“官名,古代辅佐帝王的最高官吏”。

  总体而言,和丞相没有什么区别,唯一区分在于朝代,宰在先,丞在后。在商代,已出现“宰”的官职名,但当时之“宰”,实是商王的家臣,管理内廷事务,处理外廷者称“尹”,类后世的,“宰”于商后期演变为“相”。周初武王即位后,任命姜尚为“师”,当时的“师”、“保”、“宰”(“太师”、“太保”、“太宰”)统领百官,即事实上的相。春秋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相继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秦皇统一中国后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同时也制定了以丞相为首的中央系统,分设左右丞相,汉初因袭之,高帝十一年更名相国,西汉成帝以后,司空、大司马、丞相号称三公,皆宰相也。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宰相无定名,无定职,因人而设,并无定制。

  隋唐时代定为“三省制”,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为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为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的诏令。三省之长,即中书令、侍中(门下)和尚书令共议国政,分权并重,共为宰相。宋代虽沿袭唐制,但皇权高度集中,三省已为闲职,宰相称“中书门下平章事”,另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宰相职位纷乱而无多少实权,已难与前代相提并论。元代废三省制,实行一省制,即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设左右丞相、平章、参政等,行宰相职权,但“均隶中书令下”,不仅受制于,还受制于太子,相权被进一步弱化。明初沿袭元制,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后因右丞相胡惟庸专权被杀,皇帝恐权臣乱政,废去中书省及丞相,把丞相之权分给六部官长,直接听命皇帝,又设立内阁,以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内阁权势大于历代宰相,标志着中国传统宰相制度的终结。清代沿明制设立内阁,大学士即为宰相,雍正时借因防止内阁泄密,在内廷另设军机处,由军机大臣处决要务,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统观历史,先前宰相权重,后来相权日益弱化,盖皆因君主视天下为己有,皇权专擅独揽,唯恐大权旁落所致。

  国学大师钱穆在《国史新论》里说:宰相在封建时代,论其名义只是一个管家,故称宰;或副官,故称相。宰相原先只是一个皇帝的总管家,亦可说是皇帝的代理人,但又可说是一个副皇帝。宰相在汉代也称丞相,丞同样是一种副官之称。副皇帝代表皇帝来管理国事,同时也代表皇帝来负责其不称职的责任。宰相是政府领袖,中国传统政治内宰相之地位和职权,值的我们特别重视。中国历史上大约有近千宰相,名相辈出,为相者之道德风范远过于君,社会影响深远,相形之下,为君者能够善尽君道者实不多见,仅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屈指可数,余皆不足观也。



关键词: 皇帝 宰相 201401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