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美国的帮助,中国仍然无法制造先进芯片
尽管多年来一直在投资国内芯片制造,但中国仍然依赖美国技术来设计尖端半导体——最近一项协议取消了对美国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 出口的限制,以换取中国稀土材料,暴露了这种依赖性。
该协议凸显了中国半导体雄心中的一个关键差距:如果无法获得美国先进的软件工具,其生产下一代芯片的能力仍然遥不可及。
“今天,中国没有能力完全自己开发成品电子产品,”全球电子协会全球政府关系副总裁克里斯·米切尔(Chris Mitchell)说。“然而,从理论上讲,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以这样做。这是一个复杂的影响——该交易所加速了中国在 EDA 工具方面的一些能力,但同时增加了对美国的依赖。
正因为如此,Mitchell 预计会有更多技术交易,例如:
先进的封装设备
半导体设计软件
中介层
这可能是为了换取更多稀土元素,如镓、钽、钯等。
中国在基础设施换资源交易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以确保该国技术发展所需的资源。
“在这种背景下,当前的中美协议符合既定的全球模式,”Sourceability 数字化转型高级副总裁 Rob Picken 说。“鉴于贸易和出口管制的动态性质,尤其是在现任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未来可能会看到更多此类互惠交流,特别是涉及稀土和半导体设备。”
尽管如此,皮肯警告说,交易和关系可能会迅速变化,许多公司应该准备相应地调整采购和供应链战略。
米切尔同意,公司应该对未来的任何交易保持警惕,美国需要确保这些交易回报相称的价值。
“我们必须确保,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我们不会更容易受到中国扣留稀土的影响,”米切尔说。“如果其他国家能够将电子产业供应链扩展到其他国家,这将带来全球利益。”
为什么中国需要EDA
当美国政府在特朗普总统的第一任期内制定第一个出口限制时,它引发了中国寻找其他地方技术的需求。
由于没有找到太多接受者,中国政府转而开发自己的技术——微处理器、晶圆厂工艺和设备、软件、人工智能等。战略重点将使该国能够依赖自己的来源,而不是任何可能随时切断访问的外部合作伙伴。
虽然这仍然是该国整体战略重点的一部分,但要开发国产芯片,该国需要国内没有的技术。
虽然众多半导体供应商活跃在中国,但海思是最大的一家。海思是一家智能手机芯片制造商,主要为华为等中国国内智能手机巨头提供服务。
市场研究公司国际数据公司(IDC)客户端处理器和连接研究总监Phil Solis表示,海思需要尖端的EDA工具来不断改进半导体。
索利斯说:“如果没有这些 EDA 工具,中国公司将继续使用相同的旧软件,而没有支持,也没有升级到新软件,这将限制他们开发更强大的芯片。”这将有助于中国创造自己的高端芯片,而不必依赖美国、欧洲或韩国的半导体,而是在内部发展。”
缺乏设备
索利斯表示,中国在半导体制造设备和工具方面也缺乏。虽然中国最大的代工厂中芯国际已经能够将其旧设备推向极限,但随着中芯国际推动四倍图案化,良率越来越差。
虽然半导体设备一直是来自美国的主要出口限制之一,并已扩展到荷兰工具制造商 ASML 和其他公司,但这可能是达成另一笔关于更多稀土材料的交易的地方。
“我预计未来会有更多交易,”索利斯说。“你可以短视地看待这一点,因为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就是美国对中国所做的事情,但它也伤害了其他公司。它伤害了想要向中国销售产品的美国公司,也伤害了想要向中国出售设备的欧洲公司。这不仅仅是美国和中国之间正在发生的事情。
交易
2025 年 7 月初,美国政府与中国达成协议,取消了对新思科技、西门子 EDA 和 Cadence 等美国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 公司向中国输送技术的限制。
作为交换,中国限制了对锑、镓和锗等稀土材料的一些出口管制。
根据该协议,EDA 公司不再需要政府批准即可向中国实体提供 EDA 软件,这些公司立即恢复了中国芯片制造商使用工具的权限。
新思科技发表声明称,与中国相关的出口限制已被取消,新思科技正在努力恢复在中国获得受限制产品的准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