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支付和 ETC 市场回顾
车内支付是指用户在车内选择和购买商品或服务,并在车内完成支付。应用场景主要分为功能订阅、车载购物、车载ETC三大类。
函数订阅:用户可通过 IVI 购买座椅加热、泊车辅助、标志识别、变道预警等功能包。
车内购物:用户通过 IVI 从汽车商城购买或支付停车、加油、充电、洗车或道路/桥梁通行费,或购买电影、音乐、游戏等物品。
汽车ETC:ETC自动支付高速公路通行费、停车费等。
随着汽车生态服务的多样化、车载消费入口的增加以及车载支付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智能汽车有望成为继手机之后的下一代“移动钱包”。
1. 主机厂加强按需订阅服务布局
随着车载OTA能力的提升,智能汽车商业模式从传统的新车销售转变为“硬件+软件”相结合,功能订阅成为主机厂布局的重要内容。奥迪、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纷纷推出丰富的订阅套餐,拓展信息娱乐、ADAS、照明等场景的功能。
订阅服务已成为 OEM 增加服务内容和收入的重要途径:
奥迪在 2024 年加快了“按需订阅”服务的开发和推出。2024 年 3 月,2025 款奥迪 A3 在欧洲推出了订阅模式,包括远光灯辅助、自适应巡航控制和备受关注的双区气候控制等功能。
马自达于 2024 年 9 月推出了 Mazda Connected Services。车主可以以 10 美元/月或 120 美元/年的价格享受远程无钥匙进入和车辆状态报告等服务。
特斯拉表示,将于 2025 年第一季度在欧洲和中国推出其“全自动驾驶”驾驶辅助产品。在中国的订阅价格预计为 98 美元/月,或约 711 元/月。
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的一位高管周四表示,该公司的目标是到2026年推出数十项新的收费数字功能,以大幅增加其非汽车收入,其中包括一项使汽车能够预测何时需要维护的功能。
目前,主机制造商的订阅服务可以在 IVI 上购买,用户可以在 IVI 上查看订阅服务并进入支付界面。但在支付方式方面,主要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例如用户在 AITO M9 的 IVI 上购买 ADS 的高级功能包,或者在 EXEED 凌云的 IVI 上续订车载语音助手。
手机车载支付并不能真正实现车内支付的闭环。为了打破这一僵局,OEM 推出了 IVI 原生支付系统。使用“Mercedes pay+”,Mercedes-Benz 客户不需要手机,甚至不需要密码。他们只需通过指纹识别即可购买订阅服务,例如订购具有更大转向角的后轮转向系统。
2. IVI 应用商店将扩大车内购买场景
通过丰富的生态应用,IVI 应用商店不仅可以提升用户的个性化和娱乐体验,还可以实现应用生态的可扩展性,拓展车内购买和支付场景。
广汽集团公布基于应用商店
的车载支付专利2024 年 4 月,广汽集团公布了一项车载应用商店支付专利——“购买车载商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专利确认用户信息和车辆信息,将订单发送到支付云服务器,无需用户扫描 IVI 上的二维码即可完成扣款。
HARMAN Ignite Store 中的多个应用程序支持车内支付
2024 年 1 月,Harman 向 Harman Ignite Store 添加了 Harman Ignite Store 支付解决方案。由 Samsung Checkout 支持的产品与 OEM 钱包集成并支持多个支付服务提供商。Harman Ignite Store 允许 OEM 访问 70 多个应用程序,包括:
ChargePoint 提供搜索充电站、充电和驾驶支付等服务。
Vector Unit 提供车载游戏,因此用户可以直接在汽车显示屏上玩“Beach Buggy Racing”等游戏。
Mavi:“Mavi OnMyWay”解决方案旨在为消费者最喜欢的联网汽车的仪表板带来安全、轻松、精心策划的购物体验。该解决方案可通过 Harman Ignite Store 互联车辆平台在配备 Harman Ignite 的车辆中使用。它提供无缝的跨平台(从家到汽车)零售体验。
3. AI 助手的扩展功能拓宽了车载支付场景。
AI 助手与基础模型的结合,增强了主动交互能力和对车辆传感器的感知,催生了大量的车载支付场景。车辆可以在用户提出请求之前提前采取行动。特别是在一些购物场景中,车辆可以为用户提供需求感知、选品、支付等全流程服务。
支付宝使用基础模型,以纯语音模式
提供车内支付 2024 年 9 月,支付宝基于蚂蚁百灵基础模型推出了名为“知小宝”的汽车助手。通过对接支付宝生态,“知小包”可以通过纯语音模式快速订票、点餐、叫车等,还可以根据用户的生活习惯、时间和地点给出个性化建议,例如可以自动提醒用户车辆电量不足,帮助用户找到附近的停车场和充电站。此外,纯语音智能订购和快递也在计划中。
总体而言,知小宝将依靠支付宝的数字驾驶舱能力来完成车内支付。在支付流程方面,知小宝将基于支付宝账户系统与IVI系统对接。在支付场景方面,它将利用支付宝强大的服务体系,覆盖超过 8000 项生活服务。在支付方式方面,知小宝将利用支付宝的技术,实现免密支付、刷脸支付、声纹支付等多种认证方式。
截至 2024 年 9 月,支付宝已看到超过 10 亿实名注册用户和超过 3 亿辆车主,并认证了超过 1 亿辆汽车。支付宝与比亚迪、蔚来、一汽丰田、一汽红旗、一汽奥迪、小鹏、广汽本田、一汽大众、沃尔沃等品牌开展了深度合作。10 月中旬,支付宝负责人表示,自知小宝于 9 月初首次亮相以来,已有大量主机厂对知小宝表示兴趣。
华为Celia主动感知油位等数据,完成闭环支付
车载智能助手“Celia”的智能加油功能,不仅可以为车主提供一站式加油服务,无需下车、排队,还可以主动感知油位、车辆位置等数据, 并提供加油提醒→在线支付→一键开具电子发票的闭环支付系统。
在驾驶过程中,Celia 会主动感知油位和用户的加油习惯。当燃油油位较低时,会通知用户剩余里程,并提醒用户及时加油。当用户到达加油站时,Celia 会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询问是否激活智能加油服务,让用户快速找到智能加油应用。在加油缴费过程中,用户可以在IVI屏幕上选择加油枪号和加油号,输入加油金额并在线支付,一键获取电子发票。
用户在整个加油过程中无需下车,更加方便高效。同时,同一华为账号下的加油服务将在 Celia 的建议下主动推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以便通过多个入口访问该服务。该功能目前在 AITO M7 上可用。
4. ETC充电场景不断拓展,推出基于ETC的智能停车、智能加油、智能充电等服务。
ETC 是最早的车载支付场景。车辆信息识别和自动扣款让车主轻松支付,无需任何感情。在 ETC 相关策略的推动下,ETC 用户数量快速增长。2023 年,ETC 在中国的渗透率达到 85% 以上。预计 90 年将超过 2024%。
ETC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多车道交通流(主要是城市道路收费站、交通流向集中的桥梁和隧道)、智慧停车场三大场景。同时,ETC 进一步蔓延到加油、充电、洗车等场景。以下公司已部署 ETC 业务。
欣联科技基于 ETC 提供互联网加油、智能停车、智能洗车等汽车综合服务。
Trans Tech 推出了以“ETC+”为核心的智能交通衍生业务,如 ETC+充电+停车、ETC+智能停车、ETC+加油。
金溢科技将 ETC 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例如智能停车和无摩擦加油和充电支付。
自 2020 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MIIT) 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要求 OEM 提供可选的 ETC 解决方案。
2020 年,工信部首次提出“ETC OEM”的概念,允许汽车在出厂前提前安装 ETC 设备,车主在购车时可以直接激活。
2020 年 4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申请批准的新车型应配备使用直接供电的 ETC 设备。
随后,蔚来、比亚迪等主机厂开始推出OEM ETC设备。OEM ETC 设备不仅在布线方面更加简洁美观,还可以与 IVI 深度融合,赋能更多 ETC 应用场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