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市场分析 > 2016-2017年中国光伏回顾与展望

2016-2017年中国光伏回顾与展望

作者:陈东坡时间:2017-03-29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编者按:2016年,我国光伏产业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回暖态势,新增装机达到34.54GW,累计装机容量77.42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在国内、国际市场强劲增长的拉动下,光伏企业海外布局加速,光伏企业的“走出去”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企业利润率得到提升。展望2017年,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下,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约为28GW,分布式光伏将迎来爆发,光伏跨行业融合进一步推进,出口市场更加多元化,新技术与产品开发活跃,但光伏制造业融资难、融资贵,补贴拖欠、弃光限电和光伏电站用地等问题仍然困扰着光

作者/ 陈东坡 赛迪顾问 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北京 100048)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3/345930.htm

摘要:2016年,我国光伏产业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回暖态势,新增装机达到34.54GW,累计装机容量77.42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在国内、国际市场强劲增长的拉动下,海外布局加速,的“走出去”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企业利润率得到提升。展望2017年,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下,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约为28GW,光伏将迎来爆发,光伏跨行业融合进一步推进,出口市场更加多元化,新技术与产品开发活跃,但光伏制造业融资难、融资贵,补贴拖欠、弃光限电和光伏电站用地等问题仍然困扰着光伏产业,仍待破解。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 陈东坡

2016年回顾

  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企业盈利水平持续好转

  2016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达到19.4万吨,同比增长17.6%,全球产量占比从2015年的48.5%提高到52.4%;硅片产量约63GW,同比增长31.2%,全球产能占比从2015年的78%提高到91%;光伏电池产量约为49GW,同比增长19.5%,全球产量占比从2015年的68.3%提高到71%;光伏组件产量约为53GW,同比增长20.7%,全球产量占比从2015年的72%提高到73.6%。企业盈利情况明显好转,前五家多晶硅企业平均毛利率超20%,前10家组件企业平均毛利率超15%,部分生产辅材企业毛利甚至超过25%,进入规范条件的组件企业平均利润率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从已经披露的2016年年报预告的31家A股上市光伏公司业绩显示,仅有两家公司出现亏损,而在29家实现增长的公司中,有9家预计2016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将超过100%。

  2.产品成本持续下降,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在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双轮驱动下,我国先进多晶硅企业生产成本已下降至70元/kg以下,晶体硅组件生产成本下降至2.5元/瓦以下,资源较好地区的光伏发电成本下降至0.65元/度水平,不断逼近平价上网,质优物廉的光伏产品为全球光伏市场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产业技术方面,多晶硅生产工艺得到进一步优化,高品质产品已经在半导体领域小批量使用,骨干企业能耗下降至80kwh/kg,成本降至70元/kg,多晶金刚线应用开始加快,单晶投料量、拉速也在提升。先进晶体硅电池技术研发多次打破世界纪录,黑硅制绒、背面钝化(PERC)、N型双面、非晶硅/晶体硅异质结(HIT)等一批高效晶硅电池工艺技术产业化加速,已建成产能超过10GW,单晶和多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0.5%和19.1%。组件方面,半片组件、叠瓦组件、MBB等技术不断涌现,先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也在明显加快。

  3.新增装机量创新高,”光伏+”模式层出不穷

  截至2016年底,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GW,同比增长127%,累计装机容量77.42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其中,光伏增加迅速,据统计,全年新增装机容量4.24GW,同比增长200%,累计装机容量10.32GW[1]。在应用模式方面,“光伏+”模式层出不穷,一是与其它产业的共生融合,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衍生出了与渔业、农业的综合应用;二是恶劣地势,不良环境重新利用,比如在煤矿区采空区、沙漠及盐碱地等,实现环境治理和利用并举;三是多能互补,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比如风光结合、水光结合,光伏发电与天然气、生物质发电等能源互补利用开发。此外、光伏建筑、光伏扶贫、光伏养老等模式正在被人们接受,正成为全新投资热点。

  4.海外布局加速推进,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在“一带一路”战略引导及国际贸易保护倒逼下,我国“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多家企业在境外设厂,已遍布全世界20多个国家,境外已建成的产能超过5GW,生产布局全球化趋势明显[2],产业扩张仍在持续,通过海外建厂、投资建设光伏电站等方式,实现全球化布局。也有企业通过签订代工协议,以规避“双反”税率,绕道布局全球市场。据统计,截止2016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电池产能达到5G,组件产能达到5.3GW,在建电池项目200MW,组件项目300MW,未来计划建设的电池项目3.7GW,组件项目4.45GW,通过代工的组件产能为1.1GW,并购的组件产能386GW。

  5.出口总量明显减小,出口市场转向新兴国家

  2016年,我国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品出口额约为140亿美元,月平均出口额为11.7亿美元,同比下降10.3%。一方面受我国多家企业在海外设厂影响,这部分产能的出口不受贸易壁垒影响,没有被计入出口数据,另一个原因是受到美国大选的影响。此外,光伏组件国际市场价格连续下跌,从我国出口的组件在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后失去竞争力也是对外出口持续下跌的重要原因。从出口国家来看,美国、日本、印度、中国台湾依然是主要的出口国家和地区,不过对欧美传统市场出口占比降至30%以下,对印度、土耳其、智利、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出口显著提升。

  6.“三座大山”压力仍在,非技术因素摊薄利润

  在过去的2016年中,光伏发电产业仍然存在以下困境:(1)光伏限电率仍然维持较高水平,在限电省份上有扩大的趋势。据统计,西北五省(区)中,新疆、甘肃光伏发电运行较为困难,弃光率为32.23%和30.45%,陕西首次发生弃光限电情况,弃光率为6.89%,整个2016年,西部地区平均弃光率达到20%。(2)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存在巨大缺口,光伏补贴拖欠问题仍未妥善解决,短时间内难以做到及时发放,土地性质问题以及土地税费问题开始显现。(3)我国光伏企业境内融资成本普遍在6%以上,甚至超过10%的贷款利率,融资难、融资贵制约了企业研发投入、技术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上述非技术性因素仍将蚕食电站利润,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升级、正常经营和经济效益。

2017年展望

  1.新增装机量约为28GW,装机量呈前紧后松态势

  2017年在领跑者项目、光伏扶贫和分布式项目带动下,国内光伏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巴黎气候协议已经生效,也将推动光伏发展。但考虑到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电力需求放缓,弃风、弃光高居不下,我国政府下调对光伏的补贴力度等因素,2017年安装规模相比2016年将有所减少,我们预计2017年光伏新增装机量为28GW左右,其中地面电站5GW,领跑者基地5GW,光伏扶贫5GW,分布式10GW,其它3GW。同时,2017年,国内光伏市场将呈现前紧后松态势,受630政策影响,我国光伏企业争相加快电站建设并网进度,上半年将出现一波又一波抢装潮,预计上半年,国内系统安装量为18GW,下半年安装量为10GW。

  2.跨行业融合进一步推进,分布式光伏将迎来爆发

  2017年,我国光伏电站开发将基于各区域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继续与农业、养殖业、矿业、水务、交通、生态治理跨界融合,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提高电站综合收益。随着优质的电站建设土地资源出现稀缺,不占用指标的分布式光伏市场又将是一场激烈的竞争,分布式光伏呈现“全国抢屋顶”发展态势,分布式装机规模预计将不断扩大。同时,随着电力配售点领域的改革,如直购电、区域售电牌照的发放,也为分布式光伏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区域分布主要在电力负荷比较集中的中东部地区,同时,光伏水泵、光伏路灯、光伏树及光伏消费品等光伏应用产品形态逐步多样化。

  3.出口市场将更加多元化,贸易模式向一体化发展

  进入2017年,美国新政府上台虽然会给对外贸易带来不确定性,但伴随着各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呼吁,如今已有多个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另一方面,一些新兴市场的电力设施不完善,电力缺口大,而光伏因具有广阔的产品市场和发展空间,受到当地政府青睐,各项政策红利也随之而来。我们预计,2017年全球市场仍将保持增长势头,市场需求依然强劲,并呈现出去中心化的趋势,印度、美国、日本、欧洲等市场仍将保持在一定规模,东南亚、南美、中东等新兴市场正在快速成长。进入2017年,我国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光伏企业把目光转向国外,以寻找新的市场。同时,光伏企业的贸易模式也有所转变,从纯贸易为主的模式转向以贸易+生产+服务为一体的模式,海外布局将愈加受到重视。

  4.企业盈利水平有所降低,企业间的分化迹象加剧

  2017年,随着终端应用需求增长放缓和国内多晶硅、组件等产业链环节产能增加的叠加作用,部分产业链环节供过于求可能使我国光伏产品再现价格失序状态,组件价格及中上游多晶硅、硅片、电池片价格低点明年都可能再创新低。再考虑到光伏补贴下调等因素,2017年太阳能供应链由上至下利润都将低于2016年,企业盈利水平普遍有所降低。同时,企业间的分化迹象加剧,有规模、有品牌、有技术的大企业大多数会订单饱满,产能利用率高,部分中小企业缺乏规模和品牌优势,随着市场趋冷,重组、整合是趋势。组件企业从数量上会减少,整体产业链中的企业都需重新思考产品及营利模式的布局,企业的定位都需更加明确,以防止被剧烈变迁的环境所边缘化。

  5.新技术与产品开发活跃,智能化水平将继续提升

  2017年,技术进步仍是产业发展主题,光伏产品高效化提速。“金刚线+黑硅”技术将会被企业大规模采用,主流组件产品功率将达到270~275W,PERC电池、N型双面电池、异质结电池市场将开启,农光、渔光互补等新模式将推动双玻组件、智能组件、跟踪系统、MPPT逆变器等新产品需求。硅烷流化床法多晶硅生产工艺有望实现规模化生产,单晶连续投料生产工艺和G7、G8大容量铸锭技术持续进步,国产正银浆料产业化推广将会取得成效。同时,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推动下,大部分光伏企业正逐步实现由“制造”向“智造”转型,生产自动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单位产出用工量明显下降。高效和可靠性不再是衡量光伏产品的唯一指标,智能化、轻量、满足不同使用条件的要求会使产品更加多样化,并适用于多种应用和安装条件。

  6 PERC电池产能快速增加,单晶市场占比大幅提升

  PERC技术最为成熟,普及也最广,截止2016年底,单多晶PERC产能超过13GW[3],但具体到各企业的生产应用中,同现有生产线的匹配尚有问题,导致目前PERC出货量仍然较少,产量不到4GW。随着产线匹配问题逐步解决,诸多厂家产量,我们预计2017年PERC技术将迎来爆发,赢得更多市场,产能有望达到20GW,产量更有望倍增。这得益于PERC产品的高性价比以及包头、阳泉、大同等一批GW级“领跑者”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同时,单晶市场占比在今明两年持续提升,加上部分省份实施的领跑者计划、以及扶贫与分布式等屋顶型系统偏好高效产品,使得明年单晶在中国市场大幅增加,有望达到40%。

  参考文献:

  [1]2016年光伏发电统计信息,http://www.nea.gov.cn/2017-02/04/c_136030860.htm.

  [2]2016年我国光伏产业运行情况,

  http://www.miit.gov.cn/n1146285/n1146352/n3054355/n3057643/n3057654/c5505791/content.html.

  [3]Shravan K. Chunduri, Michael Schmela等,PERC电池专刊,2016:8.


  本文来源于《电子产品世界》2017年第4期第9页,欢迎您写论文时引用,并注明出处。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