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市场分析 > 老杳:目前新芯做存储成功概率不到10%

老杳:目前新芯做存储成功概率不到10%

作者:时间:2016-05-06来源:集微网收藏

  自从国家发布集成电路扶植政策,做器风起云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5/290739.htm

  武汉要做,紫光赵伟国要做,合肥希望借助尔必达前CEO要做,厦门借助尔必达前CTO也要做,最新消息福建泉州要和联电一起投资DRAM工厂。

  算上三星在西安、Intel在大连的投资,猜得不错,不出几年,大陆会成为全球器产业的热点。

  看似风光的表面,其实隐藏的风险很大,因为大陆的底子实在太薄,要技术没技术,要人才没人才,当然要钱的话,有很多。

  就目前形式来看,老杳相对看好两家,和紫光,紫光由于体制关系,赵伟国有更多的疼转挪移的余地,没有绝对把握估计不会下手,不过紫光不是本文重点。

  如果让老杳现在为下个断语,就目前的状态,新芯投资器,个人估计成功概率不到10%。

  新芯不缺钱,按照已经公布的数字,新芯即将投资240亿美元,这些钱投资Flash应当足够,不过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

  以目前公布的消息,新芯甚至不缺基本的技术,以新芯目前自身实力,算上中科院的资源,辅以Spansion的团队,新芯已经解决了32层 NAND Flash技术,预计将于2017年下半年或2018年上半年量产,不过到新芯32层Flash量产,三星63层的Flash估计早已量产,即使实现新芯也只达到入门级别。

  新芯要成功,人才是短板之一,不算Spansion资源,以目前自有团队及中科院的团队,很难让老杳相信未来能够开发出64层的技术,如果新芯希望走好 下一步,首先应当在适当时机收购Spansion团队及技术,变合作为独有,既然已经投资了240亿美元,再花点钱把Spansion买过来实属应该。

  收购Scansion的团队和技术依然无法解决未来新芯的人才短缺,好在这几年包括东芝等竞争对手都江河日下,只要新芯管理和资金到位,想挖到合适的 人才并不难,这些年大陆出国留学和就业人员很多,老杳就有同学在美国一家知名企业负责SSD Controller开发,不过本土员工与外籍员工的薪酬、文化的融合,对新芯管理层特别是杨世宁的考验不小。

  有了技术和人才,并不能保证新芯一定能走向成功,最关键还是杨世宁对整个公司的管理和掌控,作为大陆晶圆代工行业为数很少的领军人才,杨士宁是新芯CEO 的不二人选,不过以新芯目前的国有架构,长远来看杨士宁对新芯有多大话语权是个未知数,大陆要发展存储器肯定不会一帆风顺,新芯一样如此,其中错误难免, 走弯路也属正常,新芯股东能否给与杨士宁足够的信任是个问题,以过往经验问题肯定还不小。

  其实要解决上述问题不难,对照阿里巴巴、京东的股权架构,武汉新芯完全可以借鉴,管理层未必拥有控股股权,不过最好拥有决策控制权,如果股东不能给与管理 层犯错的时间和空间,如果股东可以轻易更换管理层,新芯未来绝对会成为产业的笑话、政府的包袱,希望新芯股东能够让出更多投票权给管理层,保证新芯未来长 久持续发展。

  一个公司的CEO或创始人往往决定了公司的文化和气质,对于创业型企业更是如此,能否真正招揽人才,很大程度看杨士宁的个人魅力,能否将这些人才管理到 位、扭成一股绳,看杨士宁的水平,既然别无二致选择了杨士宁,就只有将公司的未来押宝在他身上,好在过往经验证明了杨士宁有这个实力,不过过去不代表未 来,新芯要真成为全球存储器行业的真正角逐者,杨士宁还需要继续提高和证明自己。

  目前新芯团队、资金、人才、技术看似都已经到位,各方面也都有明显的不足,未来也充满了未知数,说新芯成功概率不超过10%都有可能高估,当然随着新芯发 展过程中短板的逐步弥补,成功概率会提升,不过上述提到的问题将长久考验新芯股东和管理层,虽然新芯主要股东来自政府,新芯依旧是初创型企业,风险依旧很 大,没有创业型企业的机制保证,风险更大,这一点值得新芯股东权衡。

  对杨士宁相对看好,对新芯股东相对不看好,希望前一句话是对的,后一句话是错的。



关键词: 新芯 存储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