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高性能32位内核与基于微控制器存储架构的集成

高性能32位内核与基于微控制器存储架构的集成

作者:时间:2012-10-25来源:网络收藏

32 位 MCU 性能差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0737.htm

(MCU)领域如今仍由 8 位和 16 位器件控制,但随着更的 32 位处理器开始在 MCU 市场创造巨大收益,在系统设计方面,芯片师面临着 PC 设计人员早在十年前便遇到的挑战。尽管新在速度和性能方面都在不断提高,一些关键支持技术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从而导致了严重的性能瓶颈。

很多 MCU 完全依赖于两种类型的内部器件。适量的 SRAM 可提供数据所需的空间,而 NOR 闪存可提供指令及固定数据的空间。

在新 32 位的尺寸和运行速度方面,嵌入式 SRAM 技术正在保持同步。成熟的 SRAM 技术在 100MHz 的运行范围更易于实现。对 MCU 所需的典型 RAM 容量来说,这个速度级别也更具成本效益。

但是标准的 NOR 闪存却落在了基本 32 位时钟速度之后,几乎相差一个数量级。当前的嵌入式 NOR 闪存技术的存取时间基本为 50ns (20 MHz)。这在闪存器件和内核间转移数据的能力方面造成了真正的瓶颈,因为很多时钟周期可能浪费在等待闪存找回特定指令上。

标准MCU 执行模型——XIP (eXecute In Place)更加剧了处理器内核速度和闪存存取时间之间的性能差距。

大容量中的应用容错及 SRAM较高的成本是选择直接从闪存执行的两个主要原因。存储在闪存内的程序基本不会被系统内的随机错误破坏,如电源轨故障。利用闪存直接执行还无需为MCU器件提供足够的 SRAM,来将应用从一个 ROM 或闪存器件复制至目标 RAM 执行空间。

消除差距

理想的情况是,改进闪存技术,以匹配32位内核的性能。虽然当前的技术有一定的局限,仍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可帮助师解决性能瓶颈问题。

简单的指令预取缓冲器和指令高速缓存系统在32位MCU设计中的采用,将大大提高MCU的性能。下面将介绍系统师如何利用这些技术将16位的MCU架构升级至32位内核CPU。

在 MCU 设计中引入 32位内核

图 1 介绍了将现有16位设计升级至基本32位内核的情况,显示了新32 位内核及其基本外设集合之间的基本联系。由于我们在讨论将新的32位处理器内核至新的 MCU 设计,我们假设可采用新32位内核采用以下规范。

22.jpg

图1  为现有设计引入32位内核

32 位内核——改良的哈佛架构

与很多 MCU 一样,新的 32位 内核也采用改良的哈佛架构。因此,程序存储和数据存储空间是在两个独立的总线构架上执行。一个纯哈佛设计可防止数据在程序存储空间被读取,该内核改良的哈佛架构设计仍可实现这样的操作,同时,该32位内核设计还可实现程序指令在数据存储空间的执行。

在标准总线周期内,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接口允许插入等待状态,有助于响应速度缓慢的存储或存储映射器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