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报文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在智能化变电站中尤为重要,通过对整个通信过程的记录可以为事故分析及运行维护提供依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技术、结合相关通信协议的报文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案,实现了报文数据分析系统的各功能子模块,通过仿真运行验证了系统良好的处理能力。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这三种核心技术的自动化智能装置在电网控制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中以交换式以太网和光纤光缆实现的网络通信系统已经逐渐成为变电站的重要单元。
如何记录、分析某个智能单
关键字:
FPGA 以太网 IEC61850 PHY CPU MAC 201411
摘要:随着视频压缩技术的不断发展,单路1080p@60Hz分辨率的视频可以压缩到几兆进行传输,一个百兆网口可以传输多达10多路的IP视频信号。目前的服务器单纯依靠CPU进行软解码已经显得非常吃力[1];匹配高性能的服务器或者配置多台服务器却有存在高成本的压力。针对这些现状,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TI的DaVinci™平台的网络视频解码系统。验证结果显示,采样该网络视频解码系统,可以使得单台服务器增加上百路的IP视频解码,同时不影响服务器的其它性能,性能可靠且成本有很大优势。
1 TI 8
关键字:
DaVinci IP视频 CPU Linux FPGA 201411
目前,国产的桌面产品在个人电子消费品市场推广很艰难,有时并不是因为国产桌面产品在技术上比国外的差,而是在用户体验上做的不够好,使得国内用户更愿意选择国外品牌。作为国内知名CPU厂商,龙芯一直很注重生态建设和用户体验优化。通过与合作伙伴一起努力,在硬件和软件优化上双管齐下,努力为打造一个更加适合国人使用的拥有完美用户体验的龙芯桌面产品不懈努力。现在,基于龙芯CPU的桌面产品在用户体验上已经显著提高,在业内也引起强烈反响。
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龙芯在用户体验优化上所作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
关键字:
龙芯 CPU
联发科已经提前发布了六核芯片,不过,只谈核数是否有用?你的电源管理、多媒体引擎、基带射频,甚至DSP处理能力,做的怎样?这篇文章可以告诉你手机SOC的诸多秘密。
关键字:
手机 SOC CPU 射频前端
【引言】
目前市场上90%以上(300~500种)的可穿戴设备是基于ARMIP技术设计的,面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不同的穿戴式应用,ARM都有对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正文】
自去年开始,穿戴式行业开始了蓬勃的发展,各种各样充满新意的穿戴式设备不断被推向市场。目前市场上90%以上(300~500种)的可穿戴设备是基于ARMIP技术设计的,其中包括GearFit、Fitbit、Misfit等智能手环/腕带,三星、索尼、Pebble、阿迪达斯、土曼等智能手表,还有目前市面上主流
关键字:
可穿戴设备 CPU ARM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关于飞机发动机转速的测量系统的设计,利用单片机完成测量系统的控制、数据处理和显示输出,给出了测量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测量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测试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引言
飞机飞行过程中,转速是需要测量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测量喷气发动机转速,可以了解发动机的功率和推力,并可确定发动机所承受的运动负荷和能量负荷。测量发动机转速时必须把飞机发动机转轴的转速传送到座舱,供给飞行员读数,为实现飞机发动机转速远距离传输问题,目前飞机
关键字:
单片机 飞机发动机 AT89S51 CPU 测量系统 201410
《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推出,目的为为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即到2025年步入制造强国行业,到2035年时赶超德国、日本。发展的过程需要数控系统技术作为动力的源泉。数控系统是数控装备的“大脑”。数控系统技术决定着数控机床的性能、功能、可靠性的关键因素。数控系统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以及军事工业等领域,它决定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发达程度,是决定一个国家在精密制造成就的制造的高尖技术。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有很多途径,大力发展数控系统技术则是重要道路之一。
关键字:
数控系统 CPU 数控联盟总线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很快就要落地,‘大基金’总额约1250亿。”日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即将问世,“大家称之为‘大基金’,目前基金管理公司已经成立,基金公司也正在组建之中。”
消息人士称,根据国务院要求,十一之前,基金公司要完成注册手续,十月底之前,公司完成注资。
2014年6月24日,工信部经国务院同意正式发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下
关键字:
服务器芯片 CPU
MIPS是美国历史悠久的RISC处理器体系,其架构的设计,也如美国人的性格一般,相当的大气且理想化。MIPS架构起源,可追溯到1980年代,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大学同时开始RISC架构处理器的研究。
MIPS公司成立于1984年,随后在 1986年推出第一款R2000处理器,在1992年时被SGI所并购,但随着MIPS架构在桌面市场的失守,后来在1998年脱离了SGI,成为MIPS技术公司,并且在1999年重新制定 公司策略,将市场目标导向嵌入式系统,并且统一旗下处理器架构,区分为32-bit以及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RISC MIPS
Tensilica公司的 Xtensa 处理器是一个可以自由配置、可以弹性扩张,并可以自动合成的处理器核心。Xtensa 是第一个专为嵌入式单芯片系统而设计的微处理器。为了让系统设计工程师能够弹性规划、执行单芯片系统的各种应用功能,Xtensa 在研发初期就已锁定成一个可以自由装组的架构,因此我们也将其架构定义为可调式设计。
Tensilica公司的主力产品线为Xtensa,该产品可让系统设计工程师可以挑选所需的单元架构,再加上自创的新指令与硬件执行单元,就可以设计出比其它传统方式强大数倍的处理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RISC Tensilica
与其它RISC处理器技术相较起来,ARC的可调整式(Configurable)架构,为其在变化多端的芯片应用领域中争得一席之地。其可调整式架构主要着眼于不同的应用,需要有不同的功能表现,固定式的芯片架构或许可以面面俱到,但是在将其设计进入产品之后,某些部分的功能可能完全没有使用到的机会,即使没有使用,开发商仍需支付这些〝多余〞部分的成本,形成了浪费。
由于制程技术的进步,芯片体积的微缩化,让半导体厂商可以利用相同尺寸的晶圆切割出更多芯片,通过标准化,则是有助于降低芯片设计流程,单一通用IP所设计
关键字:
RISC ARM ARC
ARM公司于1991年成立于英国剑桥,主要出售芯片设计技术的授权。目前,采用ARM技术智能财产(IP)核心的处理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ARM 处理器,已遍及工业控制、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系统、网络系统、无线系统等各类产品市场,基于ARM技术的处理器应用约占据了32位RISC微处理器 75%以上的市场,ARM技术不止逐步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甚至可以说,ARM于人类的生活环境中,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ARM处理器架构,可分为ARM7、ARM9以及ARM11,新推出的Cort
关键字:
RISC ARM MIPS
摘要:本项目深入分析了日常生活中晕车晕船等晕动病的发病原因,开创性地从体感和视觉两个方面对晕动病进行预防和缓解。以Intel Galileo和BayTrail平台为核心,同时控制三自由度平台的平衡和稳定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实现了体感和视觉的双平衡,从而屏蔽了外界倾斜和晃动对乘客的影响,更为乘客带来了娱乐舒适、丰富多彩的旅行体验。
创意来源
每次乘坐公交车出行,身边的同学总是被司机的各种转弯、刹车和加速搞得头晕目眩。
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到生活中俗称的晕车、晕船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晕
关键字:
晕动病 传感器 PID CPU Intel 201409
摘要:本文以ARM7内核的MCU LPC2458在片外FLASH上运行程序时,采用SWI软中断的方法实现同时写片外FLASH的例子,详细讲述ARM7内核的MCU如何设计SWI软中断程序的流程、方法和应用原理。
1 背景描述
笔者在设计一项目时采用LPC2458。此CPU为ARM7内核,带512K字节的片内FLASH,98k字节的片内RAM,支持片外LOCAL BUS总线,可从片外NOR FLASH启动CPU。由于代码量较大,程序放在片外的NOR FLASH中。且存在片外NOR FLASH在
关键字:
ARM7 LPC2458 FLASH MCU SWI CPU 201409
密歇根大学的Igor Markov在上周的《自然》期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谈论了CPU面临的基本物理限制。有学者曾估计预言CPU晶体管数目和性能增长的摩尔定律在几百年都有效,但国际半导体技术蓝图组织(ITRS)认为有效期只有几十年。
而在实际中,ITRS的估计也是过于乐观了,在Core2 时代它曾经预期我们将会很快迎接10GHz CPU的到来,但直到现在都没有实现,原因是它们都没有考虑CPU面临的各种基础物理限制。
电路的单原子大小是最后的物理限制,但在此之前还有许多物理限制影响着C
关键字:
CPU 物理限制
risc—cpu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risc—cpu!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risc—cpu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risc—cpu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