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19年开始,以华为被美国政府制裁为导火索,中国半导体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特别是伴随着各种媒体的渲染,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不足和成就都被媒体的滤镜放大了很多倍,一时间很难让人看清中国半导体的真实情况。
- 关键字:
中国芯 MCU 半导体 中国芯
- 作为数字端的MCU的初创企业,澎湃微电子自2019年成立以来,快速地在通用和细分市场推出M0和M3的32位MCU,在超低功耗、超强抗干扰能力、个别芯片性能(如内置时钟温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芯片品质国内领先,同时产品还有较好的性价比。澎湃微电子市场总监雷江峰介绍,公司市场发展的重点在工业控制和汽车用MCU等领域。作为一家初创IC设计企业,澎湃微电子市场总监雷江峰对中国IC产业的未来更为乐观,他表示目前中国IC产业还处在规模小、发展层次低的阶段,同时又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期。目前政府对IC产业大为重视,各地推出
- 关键字:
澎湃微电子 MCU 中国芯
- 作为国产MCU巨头及上市公司,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本土企业迈向国际化的代表之一,那么对兆易创新来说,目前中国IC产业特别是IC设计产业的现状,以及目前政府和民众对半导体空前的重视带给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影响又是什么?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程泰毅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程泰毅介绍,近年来,在新兴应用和国家政策的双重推动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了高速发展。其中,IC设计产业一直是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增长也最为迅速。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
- 关键字:
兆易创新 MCU 中国芯
- 如果说6、7月最热的赛道,那一定少不了#新能源#、锂电池、光伏和#半导体#芯片,传统白马在7月基本都是大倒退,在国内倡导#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发展清洁能源的需求会步伐加快,解决卡脖子的高科技技术,也是眼下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所以国产半导体替代成了重中之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言非虚!推荐关注度:五星持续性:三四季度末,延续高价运行MCU相关概念股:兆易创新、中颖电子、芯海科技、乐鑫科技、华润微、士兰微、富满电子、北京君正、上海贝岭、纳思达、全志科技等,(注:文中所提及个股不代表投资建议,望周知!
- 关键字:
芯片缺货 MCU
- 如今为商用车辆推进系统提供动力的节能充电系统,以及辅助电源系统、太阳能逆变器、固态变压器和其他交通和工业应用都依赖于高压开关电源设备。为了满足这些需求,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国微芯科技公司)今日宣布扩大其碳化硅产品组合,推出一系列高效率、高可靠性的1700V碳化硅MOSFET裸片、分立器件和电源模块。Microchip的1700V碳化硅技术是硅IGBT的替代产品。由于硅IGBT的损耗问题限制了开关频率,之前的技术要求设计人员在性能上做出妥协并使用复杂的拓扑结构。此外,电力电
- 关键字:
MOSFET MCU IGBT
- 北京时间2021年7月13日–德州仪器(TI)推出全新高性能微控制器(MCU)产品系列,推动了边缘端的实时控制、网络互联和智能分析。凭借全新的Sitara™AM2x系列MCU,工程师可以使用10倍于以前基于闪存MCU的运算能力。高性能AM2x系列缩小了MCU和处理器之间日益增加的性能差距,使设计人员能够在工厂自动化、机器人、汽车系统和可持续能源管理等应用领域突破性能限制。 发言人代表有德州仪器(TI)中国区嵌入式与DLP®应用技术总监——师英先生,德州仪器(TI)Sitara™MCU产品线总经理——
- 关键字:
TI 德州仪器 MCU MPU
- 本土企业如何迈过“一代拳王”这道坎,实现可持续增长?2020年8月,兆易创新公司举办了“‘兆存储 易控制 新传感’2020兆易创新全国巡回研讨会”。在北京站,执行副总裁、存储器事业部总经理舒清明先生介绍了兆易创新的战略布局,从中可见其如何从擅长的Flash存储器入手,成为行业翘楚,并进一步开拓其他业务,开辟MCU、传感器、DRAM业务的思路。
- 关键字:
202009 存储 MCU 本土 芯片 Flash MCU 传感器
- MikroElektronika (MIKROE)作为一家通过提供基于成熟标准的创新式硬软件产品来大幅缩短开发时间的嵌入式解决方案的公司 , 今天推出 SiBRAIN,即一种用于附加开发板的标准,以便于在配备 SiBRAIN 插孔的开发板上简单安装及更换微控制器 (MCU)。SiBRAIN 可使嵌入式设计人员能够在原型系统中尝试不同的 MCU,而不必投资昂贵的硬件或费力学习新的工具。SiBRAIN 卡目前可支持包括 Microchip、STMicroelectronics、NXP 和 Texas Inst
- 关键字:
MIKROE SiBRAIN MCU
- 空间应用电源需要在抗辐射技术环境中运行,防止极端粒子相互作用及太阳和电磁事件的影响,因为这类事件会降低空间系统的性能并干扰运行。为满足这一要求,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国微芯科技公司)近日宣布其M6 MRH25N12U3抗辐射型250V、0.21欧姆Rds(on)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获得了商业航天和国防空间应用认证。Microchip耐辐射M6 MRH25N12U3 MOSFET为电源转换电路提供了主要的开关元件,包括负载点转换器、DC-DC转换器、电
- 关键字:
MOSFET LET IC MCU
- 缺芯片!芯片荒!这张多米诺骨牌,正在全球产业链上传导。而每一张牌倒下,都引起新的连锁反应。高盛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全球有多达169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芯片短缺影响,从汽车、钢铁产品、混凝土生产到空调制造,甚至包括肥皂生产。“芯片危机”持续 全球百余行业受冲击一辆车要用几百甚至上千个芯片,缺一个就会导致整车无法生产。近期,全球汽车行业集体陷入“停产潮”,福特汽车、铃木汽车、大众美洲公司、丰田汽车、本田汽车等众多知名车企都发布了暂停工厂生产线的计划。韩国现代集团北美首席执行官 何塞·穆尼奥斯:芯片紧缺问题影
- 关键字:
全球缺芯 5G MCU
- 全球缺芯,以芯片为支柱产业的韩国,5月出口创下32年来最大增幅;季度,全球10大芯片制造公司的季度总营收飙升至创历史记录的227.5亿美元。看起来,芯片行业一片大好,似乎只要是做芯片的,都能享受到供应短缺的涨价红利,但事实并非如此。 //什么样的芯片会涨价? // 研究公司Natixis 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Alicia Garcia-Herrero 表示,全球缺芯不假,短期内无法解决也是真的;各行各业,包括电子产品、汽车制造、农具生产等等都受到极大影响。但是,尽管缺芯影响是全方位的,但真正涨价“赚大
- 关键字:
全球缺芯 5G MCU
- 自去年芯片短缺以来,MCU(微控制器)成为高频词汇,因为不论车规级还是工业级MCU,都处于高度供应不足的状态。除了MCU,电源管理芯片、屏幕驱动芯片也是两类紧缺的芯片类型,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缺芯现状至少会持续到年底。同时,有芯片设计企业高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最缺的还是MCU,随着晶圆厂产能调配和提升,电源管理芯片和驱动芯片生产已经有所缓解,而MCU构造复杂一些,能够生产的晶圆厂更少,因此短缺情况更严重。但是,无论是汽车、手机等日常电子消费品,只要有一个元器件缺失,就无法生产。比如,缺芯影
- 关键字:
芯片缺货 MCU
- 嵌入式开发市场软件工具与服务供货商IAR Systems今日宣布,其最新版开发工具链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已加入NXP最新跨界MCU「i.MX RT1160」微控制器的相关支持。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提供完整的C/C++语言编译程序与除错器工具链,并包括优化与完备除错功能。此外并提供整合式静态与运行时间分析工具、各种能协助开发者执行日常作业的简易功能、及强大的实时操作系统RTOS感知插件,以针对实时操作系统上所运行的程序提供高层次
- 关键字:
IAR Systems NXP MCU
- 众所周知,去年下半年开始,全球的芯片大缺货,汽车芯片最先受到涉及,因为缺货,有很多汽车厂商因此而停产或减产。但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有一家国产汽车厂商却很牛气,它表示自己完全不受芯片缺货的影响,自己完全能够自给,甚至还能够有富余的芯片对外供应。这家汽车厂商就是比亚迪。因为比亚迪旗下有一家半导体企业,自己研发生产车规级MCU芯片,还有IGBT芯片等等。除此之外,比亚迪还在新能源电池、芯片等方面有一整套产业链,自己生产电池,还做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以及多种电源和驱动芯片等。而近日,比亚迪更是晒出了自己的半导体成绩
- 关键字:
比亚迪 MCU
-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可穿戴”设备及相关技术通常指智能手表和手环之类的设备。实际上,可穿戴技术远不止于此。可穿戴设备的形式和形状多种多样,包括运动跟踪器、运动手表、智能手表、智能眼镜、计步器、健康监测器、耳机产品、智能服装等等。随着可穿戴技术不断发展,它们不仅在改变我们的社交习惯,还将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健康管理和安全。我们持续看好智能手表、手环、TWS 耳机等可穿戴设备。这些应用领域市场规模会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这些设备需要更强大的处理能力、更低的功耗、更多的外设传感器。Dialog半导体公司中
- 关键字:
MCU 无线 202105
mcu--51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mcu--51!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mcu--51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mcu--51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