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简要介绍Cirrus Logic公司的嵌入式处理器产品EP7209的结构、功能、接口特性等,并给出基于EP7209所能构建的最大系统。对使用EP7209构建嵌入式系统有一定参考价值,也有助于了解ARM核。
关键词:嵌入式处理器 嵌入式系统 ARM核
引 言
EP7209是世界上第一片既支持流行的MP3标准,也支持诸如Microsoft Audio等快速涌现的互联网音频压缩标准的数字音频解码器片上系统。EP7209在74MHz下运行时其性能与基于100MHz英特尔奔腾芯片的个
- 关键字:
ARM 音频解码器 EP7209
- 引 言
目前,嵌入式系统在工业控制、家用电器、移动通信、PDA等各种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用户对嵌入式产品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程序设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一个通用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对移植了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系统进行设计和开发,可以大大减小程序员的负担,对于不同的应用可以按照相同的步骤来完成系统的设计。
μC/OS-Ⅱ是一种简单高效、源代码公开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嵌人式处理器上。μCOS-Ⅱ操
- 关键字:
ARM S3C44B0x μC/OS-Ⅱ
- 据报道,知情人士称,微软正在为使用ARM架构芯片的服务器开发系统。微软此举可能将降低英特尔对服务器处理器市场的控制权。知情人士称,微软已开发出运行在ARM服务器上的测试版Windows Server系统,但尚未决定是否向商用市场推出。微软现在提供的服务器系统只能用于基于英特尔x86处理器的服务器。
ARM版的Windows Server系统可能有助于电脑制造商将ARM技术引入性能更强的服务器中,挑战英特尔在这一市场的支配地位。ARM统治着手机芯片市场,但是英特尔在服务器处理器市场的份额达到9
- 关键字:
微软 ARM
- ARM最近不太顺,除了自身的因素之外,还要面对智能手机最大新兴市场的搅局者,英特尔与中国展讯的联盟。
- 关键字:
ARM 4G
- 1. 概述
当前,在工业控制中广泛采用总线技术,它把系统中的各个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工业网络系统。在这个系统上面的节点有:具备智能和通信特点的传感器、控制器、各类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等。然而,由于各集团之间的利益竞争,目前的工业现场仪表总线方式非常多,有的仪表采用串口通讯方式,有的采用USB总线方式,有的采用CAN总线方式,有的采用以太网方式。这些仪表各自独立,难以统一集中监控或管理,显然,这些总线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共同遵从统一的技术规范,真正形成一套开放式互联系统,并与目前已广泛使用的信息
- 关键字:
ARM 以太网 智能网关
- 针对CAN总线通信质量、测试和验证的需要,以及传统CAN分析仪的复杂性,且必须选择PC机作为显示终端的不足,论证了一种基于ARM单片机和智能手机的CAN总线分析仪设计。该分析仪采用以ARM单片机为核心的硬件电路完成对CAN网络的实时数据收集和监控;采用蓝牙通信方式实现分析仪与智能手机的通信并以智能手机为终端完成数据分析。文章对分析仪硬件、软件和智能手机页面进行了具体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波特率自动检测方法,最后给出了所设计的CAN总线分析仪的实际试验结果,可实现CAN总线波特率自动检测、正常监测以及CA
- 关键字:
ARM CAN USB
- μC/OS-II操作系统是一种抢占式多任务、单内存空间、微小内核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高效紧凑的特点。它执行效率高,占用空间小,可移植性强,实时性能良好且可扩展性强。采用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可以有效地对任务进行调度;对各任务赋予不同的优先级可以保证任务及时响应;采用实时操作系统,降低了程序的复杂度,方便程序的开发和维护。 μC/OS-11非常适合应用在一些小型的嵌入式产品应用场合,在家用电器、机器人、工业控制、航空航天、军事科技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单片机、ARM、
- 关键字:
μC/OS-II ARM FPGA
- 嵌入式软件就是嵌入在硬件中的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软件,它在产业中的关联关系体现为:芯片设计制造→嵌入式系统软件→嵌入式电子设备开发、制造。嵌入式软件与嵌入式系统是密不可分的,它也是计算机软件的一种,同样由程序及其文档组成,可细分成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三类,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为大家介绍嵌入式软件相关的技术文献以及基于嵌入式软件的设计方案。
嵌入式软件开发相关技术文献
嵌入式软件开发之: 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本章主要介绍嵌入式应用程序
- 关键字:
ARM 开发工具 API函数库
- 本章主要介绍嵌入式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本章中的一些实例程序是以ARM公司的Realview2.2为开发平台。由于目前嵌入式应用环境相差非常大,这里主要是通过这些实例程序来更直接地介绍嵌入式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具体的代码因具体的嵌入式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
13.1 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ARM系列处理器是RISC(Reducd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处理器。很多基于ARM的高效代码的程序设计策略都源于RISC处理器。和很多RISC处理器一样,AR
- 关键字:
嵌入式 ARM Realview
- 气相色谱仪控制核心主要有单片机、DSP和ARM芯片组成。其中单片机的数据运算能力较弱;DSP(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是一种独特的微处理器,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高运行速度,但通用功能相对较弱。相比之下,ARM芯片具有强大的事务处理功能,还可配合嵌入式操作系统使用,并适用于气相色谱仪的控制核心。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M32F101VB微处理器使用高性能的ARM Cortex—M3 32位的RISC内核,工作频率为36 MHz,内置高速存储器(高达128 kB的闪
- 关键字:
STM32 气相色谱仪 ARM
- 研华科技(2395.TW)作为全球嵌入式计算领域的领导厂商,于近日发布全系搭载Freescale ARM® Cortex™-A9 i.MX6高性能处理器和基于RISC的模块化电脑开发套件(EVK)。研华科技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EVK评估包,可适用于各种基于RISC的模块化电脑(COM)硬件平台(包括Qseven、SMARC和RTX 2.0),因此客户无需购买其它任何产品即可享受无忧评估。
专为研华RISC模块打造的优化设计
研华全系模块化电脑E
- 关键字:
研华 ARM Freescale
- 物联网带来万物互联、机器对机器、智慧控制、数据采集、智慧系统等各种新的可能性,同时也让许多个人、新创公司或各大企业开始发展各种创新产品,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这也意味着物联网是一个巨大的颠覆性市场。
根据IDC研究预测,2020年将有300亿个连网装置,市场营收将达到7.1兆美元的规模,而目前其应用也已遍及零售、交通运输、医疗照护、工业制造等产业。物联网多元化的发展,也让各家科技大厂争相投入,推出各种解决方案或者组成联盟。而为了简化及加速物联网装置的产出与部署,ARM日前也宣布推出新款软体平台AR
- 关键字:
ARM 物联网
- 【引言】
目前市场上90%以上(300~500种)的可穿戴设备是基于ARMIP技术设计的,面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不同的穿戴式应用,ARM都有对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正文】
自去年开始,穿戴式行业开始了蓬勃的发展,各种各样充满新意的穿戴式设备不断被推向市场。目前市场上90%以上(300~500种)的可穿戴设备是基于ARMIP技术设计的,其中包括GearFit、Fitbit、Misfit等智能手环/腕带,三星、索尼、Pebble、阿迪达斯、土曼等智能手表,还有目前市面上主流
- 关键字:
可穿戴设备 CPU ARM
- 2014年10月10日–近日,全球微控制器(MCU)和触摸技术解决方案领导者Atmel®公司(NASDAQ:ATML)在ARM技术大会上宣布将与ARM就物联网(IoT)mbed设备平台开展合作。
对于使用Atmel安全、低功耗和低成本的无线连接解决方案,特别是AtmelSmartConnectWi-Fi以及与802.15.4兼容解决方案的开发者来说,Atmel与ARM的此番合作将拓宽其生态系统。此外,可穿戴智能设备、家庭自动化系统等物联网开发者也将会更快地把其产品推向市场
- 关键字:
ARM 物联网
- 2014年10月,微处理器开发工具的领先制造商劳特巴赫,宣布支持ARM® Cortex® - M7处理器。
ARM Cortex- M7处理器是ARM Cortex-M处理器系列的最新嵌入式处理器。它不仅继承了Cortex-M处理器系列的特点,如节能,高性能,易用性和更小的代码,而且还设计了针对汽车及安全应用程序的详细配置以及更强大的调试和跟踪能力。
μTrace是一个基于Cortex-M处理器并全功能于一身的解决方案,同时支持调试和跟踪。通过简单和复杂的断点,工具能
- 关键字:
特巴赫 ARM μTrace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电路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相关帖子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资料下载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专栏文章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