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罗姆于2018年7月19日-21日首次亮相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2018北京国际汽车制造业暨工业装配博览会”(展位号:2展馆T213)。以“用半导体为汽车的未来做贡献”为理念,带来了新能源汽车、汽车小型化轻量化、自动驾驶、人机交互等相关领先半导体产品。 罗姆展台人头攒动 在 “Formula E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锦标赛”特别展示区以及“xEV”、“环保/节能”、“安全/舒适”三大展区内,重点展示了以下产品和技术: ・ 先进的SiC(碳化硅)技术:助力 “Formula
- 关键字:
罗姆 SiC
- 当我坐在电动汽车上踩下加速踏板,时速在3秒之内就能从0飙升到近100公里——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正如我驾车疾驰在高速公路快车道上,而新一代技术将载着我们驰骋在大数据公路的快车道上。 畅想一下,新技术将影响着我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 汽车组装生产线上将重新配置协作机器人,由它们来组装不同型号的车辆。这将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生产力,发挥竞争优势。今天,重置一个这样的工厂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 · 机器视觉技术将使人们即使在夜间、雾天和灰尘的环境下,驾驶时也可清晰视物。 · 充电器尺寸将缩小到信
- 关键字:
德州仪器 SiC
- 云电源是描述用于传输、存储和处理云数据的设备的电源的通用术语。在电信或传输应用中,云电源将为基带单元和远程无线电单元供电。用于存储和处理的服务器机群还需要大型不间断电源,以确保在暂时断电时用户仍可访问云。每台服务器还将需要一个电源单元(PSU),以及众多的DC-DC转换器来提供负载点电源。 由于物联网显著增加了捕获某种数据的端点数(2017年付运约20亿台设备,比2015年增长54%),因此需要大量的存储器来处理和存储数据。为此,正在构建大型服务器机群,这些机群将消耗大量电力。电源转换将产生热量,终
- 关键字:
云电源 SiC
- 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列入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汽车的智能化、数字网络化、节能化成了汽车发展的大方向。汽车总线是实现数字网络化的基础,本文将和大家聊聊当今汽车四大总线,CAN、LIN、Flexray、MOST总线。 今天,社会进入了信息网络时代,人们希望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代步工具,更希望在汽车是生活及工作范围的一种延伸,在汽车上就像呆在自己的办公室和家里一样,可以打电话、上网、娱乐、工作。 功能的增多也使得汽车上的电子装置数量急剧增加,各种汽车总线也应运而生。我们最熟悉的汽车总线是C
- 关键字:
总线,CAN,LIN,Flexray,MOST
- 相较于硅,碳化硅(SiC)肖特基二极管采用全新的技术,提供更出色的开关性能和更高的可靠性。SiC无反向恢复电流,且具有不受温度影响的开关特性和出色的散热性能,因此被视为下一代功率半导体。 安森美半导体扩展了其650伏(V) SiC二极管系列,提供更高的能效、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低的系统成本。工程师在设计用于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电动车/混和动力电动车(EV / HEV)充电器、电信电源和数据中心电源等各类应用的PFC和升压转换器时,往往面对在更小尺寸实现更高能效的挑战。这些全新的二极管能为工程师解决这些挑
- 关键字:
肖特基二极,SiC
- 前言 包括光伏逆变器、电气驱动装置、UPS及HVDC在内的功率转换系统,需要栅极驱动器、微控制器、显示器、传感器及风扇来使系统正常运行。这类产品需要能够提供12V或24V低电压电源的辅助电源。辅助电源则需要输入通常工业设备所使用的三相400/480V AC电源、或太阳能光伏逆变器所使用的高电压DC电源才能工作。本文将介绍融入了ROHM的SiC技术优势且设计简单、性价比高的电源解决方案。 小型辅助电源用SiC MOSFET 图1是辅助电源所用的普通电路。在某些输入电压条件下,MOSFET的最高耐压
- 关键字:
SiC,MOSFET
- 张涵予说,你选择的车,让别人看到你的样子,你的经历,甚至你的未来。对于汽车电子行业的工程师来说,选择一款称手的示波器也是如此。今天来聊如何用示波器尽可能地“侵入”汽车内部? 如今,汽车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看着大街上拥堵的汽车,各大厂商各显其招。将当下最热门的物联网应用于汽车上,也就是“车联网”。例如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联手上汽,将其万物互联的概念覆盖到汽车领域。 就目前来说,大多厂商的“车联网”仅是基于传统的OBD接口作为获取车载状态的接入点。并不能获取汽车的所有通信数据。那么汽
- 关键字:
CAN 车联网
- 6月5日,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简称中国电科二所)生产大楼内,100台碳化硅(SiC)单晶生长设备正在高速运行,SiC单晶就在这100台设备里“奋力”生长。 中国电科二所第一事业部主任李斌说:“这100台SiC单晶生长设备和粉料都是我们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我们很自豪,正好咱们自己能生产了。” SiC单晶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以其特有的大禁带宽度、高临界击穿场强、高电子迁移率、高热导率等特性, 成为制作高温、高频、大功率、抗辐照、短波发光及光电集成器件的理想材料,是新一代雷达、卫星通讯、高压
- 关键字:
SiC
- 6月5日,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简称中国电科二所)生产大楼内,100台碳化硅(SiC)单晶生长设备正在高速运行,SiC单晶就在这100台设备里“奋力”生长。 中国电科二所第一事业部主任李斌说:“这100台SiC单晶生长设备和粉料都是我们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我们很自豪,正好咱们自己能生产了。” SiC单晶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以其特有的大禁带宽度、高临界击穿场强、高电子迁移率、高热导率等特性, 成为制作高温、高频、大功率、抗辐照、短波发光及光电集成器件的理想材料,是新一代雷达、卫星通讯、高压
- 关键字:
SiC
- 推动高能效创新的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ductor,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代号:ON),发布了碳化硅(SiC)肖特基二极管的扩展系列,包括专门用于要求严苛的汽车应用的器件。新的符合AEC-Q101车规的汽车级SiC二极管提供现代汽车应用所需的可靠性和强固性,以及等同于宽禁隙(WBG)技术的众多性能优势。 SiC技术提供比硅器件更佳的开关性能和更高的可靠性。SiC二极管没有反向恢复电流,开关性能与温度无关。极佳的热性能、增加的功率密度和降低的电磁干扰(EMI),减小的系统尺寸和降低的成本使SiC
- 关键字:
安森美 SiC
- CAN一致性测试,就是要求整车CAN网络中的节点都满足CAN总线节点规范要求,缩小CAN网络中节点差异,保证CAN网络的环境稳定,有效提高CAN网络的抗干扰能力。 那主机厂为什么愈来愈重视CAN一致性测试呢? 一、整车CAN网络架构 以往的传统车的CAN总线网络节点较少,如仪表、发动机ECU等。但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整车CAN网络中的节点演变得极为复杂,现在新能源汽车内部CAN节点已经高达60个,细分为多个CAN网络系统,如车身部含有空调、车门、导航等节点,安全系统又含有气囊、引爆管等节点。
- 关键字:
CAN CANScope
- 您在使用CAN或RS-485总线进行调试时,是否遇到过偶尔通信出错?或者接收不到数据?一直正常使用的总线,突然出现大范围的错误,或者节点损坏?您还在为这些问题不知所措,摸不着头脑吗?使用总线隔离,或许能轻易帮您解决问题。 实际总线应用中,您是否遇到过以下问题: 1. 设备及人身安全——潜在的高压危险 CAN、RS-485总线的使用环境非常复杂,一些恶劣的使用场合会存在高压。极容易产生触电危险,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 2.远端无法接收到数据——地电势差存在 许多实际应用中,通信距离可达几千米,节
- 关键字:
CAN RS-485
- 致力于在功耗、安全、可靠性和性能方面提供差异化的领先半导体技术方案供应商美高森美公司(Microsemi Corporation) 宣布在下季初扩大其碳化硅(SiC) MOSFET 和SiC二极管产品组合,包括提供下一代1200 V、25 mOhm和80 mOhm SiC MOSFET器件的样品,及下一代700 V、50 A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BD)和相应的裸片。美高森美将参展6月5日至7日在德国纽伦堡展览中心举行的PCIM欧洲电力电子展,在6号展厅318展台展示这些SiC解决方案以及SiC SBD
- 关键字:
美高森美 SiC
- 在CAN通信中,收发器起到了十分相当特别的作用。目前市面的收发器型号也是不计其数,本文则是根据收发器的发展,简单介绍几款收发器的特点。 很多年前,NXP的CAN收发器几乎在每一个CAN节点上都看的到,当时最常见的型号就是PCA82C250。 曾有工程师较为全面的总结了一下PCA82C250的主要特点,1、高速率(1Mbit/s);2、能够完全兼容ISO11898;3、有低电流待机模式且存在过热保护;4、采用斜率控制,降低射频干扰;5、总线上至少可挂110个节点,且节点未上电时不会干扰总线。 后来
- 关键字:
NXP CAN
- 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ROHM为加强需求日益扩大的SiC功率元器件的生产能力,决定在ROHM Apollo Co., Ltd.(日本福冈县)的筑后工厂投建新厂房。 新厂房为地上3层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1,000㎡。现在,具体设计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预计将于2019年动工,于2020年竣工。 ROHM自2010年开始量产SiC功率元器件(SiC-SBD、SiC-MOSFET)以来,于世界首家量产“全SiC”功率模块和沟槽结构SiC-MOSFET,不断进行着领先业界的技
- 关键字:
ROHM SiC
can sic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can sic!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can sic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can sic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