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0 月 12 日消息,根据 Digiconomist 网站创始人于 10 月 10 日在《Joule》期刊上发表论文,认为以 ChatGPT、Bing Chat 为代表的生成式 AI,会产生庞大的能源足迹,未来可能会超过一些国家的电力需求。该论文作者,来自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亚历克斯・德弗里斯表示:“考虑到对人工智能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未来几年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能源消耗很可能会显著增加”,该研究强调到 2027 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所消耗的能源可为一个小国家提供一年的电力,相当于约 85
关键字:
AI 智能计算
10月10日,AMD宣布签署最终协议收购Nod. ai,以拓展其开源 AI 产品能力。据AMD官网消息,10月10日,AMD宣布签署最终协议收购Nod. ai,以拓展其开源 AI 产品能力。Nod.ai将加速在AMD高性能平台上部署优化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强化AMD开源软件战略。AMD方表示,收购 Nod.ai 预计将大大增强其为 AI 客户提供开发软件的能力,使客户能够轻松部署针对 AMD 硬件调整的高性能 AI 模型。
关键字:
AMD Nod. ai AI开源
10月12日消息,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透露,人工智能(AI)研究公司OpenAI计划下个月为开发者推出重大更新,使基于其AI模型构建软件应用的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目前,OpenAI正试图吸引更多公司使用其技术。此次更新包括为使用OpenAI模型的开发者工具增加内存存储。从理论上讲,这可以将应用程序开发商的成本削减20倍以上,解决合作伙伴的一个主要担忧。这些合作伙伴使用OpenAI大模型的成本可能会迅速增加,但他们试图通过开发和销售AI软件来建立可持续的业务。OpenAI还计划推出新的工具,如视觉功能,这将使
关键字:
OpenAI 人工智能 AI
美国科技新闻媒体The Information消息,微软(Microsoft)传出可能在11月登场的开发者大会发表首款自研人工智能(AI)芯片,目标是降低成本并减少对AI芯片供应商英伟达(Nvidia)的依赖。据悉,微软这款AI处理器将聚焦数据中心服务器,和提升微软生产力应用应用程式的AI功能。微软和聊天机器人ChatGPT开发业者OpenAI的专门团队据说正在测试这款芯片。OpenAI先前已获得微软大量注资。OpenAI据传也正在探寻自行设计AI芯片的可能性。外界传言OpenAI正在探索收购交易,以助启
关键字:
微软 AI Nvidia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AI)成为香饽饽,世界各大IT巨头竞相采购服务器并训练大模型。结合业界人士以及各大AI头部企业最新消息显示,尽管科技公司都投入大量资源发展最新AI技术,但是多家头部企业表示这一业务目前难以产生足够的利润。成本巨大、获利较难据微软、AMD等龙头企业表示,AI业务难以获利的最重要原因,还在于AI研发相关工具成本过于高昂,比如生成式AI大模型的耗费就是典型的烧钱。据华尔街日报爆料,微软的AI编程工具GitHub
Copilot用户量高达150万,但是平均每个月在每个用户身上都要倒贴20美
关键字:
人工智能 AI 英伟达
进入10月,2023年也逐渐听到了年末的脚步声。以半导体为首的电子器件行业在23年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其中本人关注的十七年就是是英伟达的突飞猛进。在GPU的世界份额排行榜上,“突飞猛进”一词可能不适合全球半导体排名前十的英伟达,但英伟达23年的业务扩张属实让人震撼。成为那个导火索的是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训练中所使用的服务器如CHATGPT,都使用了英伟达的GPU相关产品作为核心设备。GPU虽不能像CPU那样复杂多样,但是,GPU擅长并行处理,能够高速重复同样的计算,这样的特征恰好适合于在学习过程中高速
关键字:
英伟达 GPU AI
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 今天宣布计划收购 Nod.ai,这是一家专门针对高性能硬件优化 AI 软件的初创公司。对成立仅三年的 Nod.ai 的收购表明,AMD 认真地想在快速增长的人工智能芯片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据行业分析师称,该市场预计到 2032 年将达到 3837 亿美元。 此次收购的财务条款并未披露。该协议强调了 AMD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增长战略,该战略以开放软件生态系统为中心,通过开发工具、库和模型简化客户的采用流程。 随着 AMD 继续向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行业
关键字:
AMD AI
半导体行业的巨头英伟达公司(ISIN:US67066G1040)在2023年以1000多亿美元市值的出色表现成为行业的焦点。这一年,在人工智能席卷全球产业的浪潮下,英伟达的股票迅速上涨,回报率超过200%。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英伟达作为一个关键的推动者活跃在了最前沿,其股票反映了这一实力。该公司仅在本季度就实现了5.20%的增长,有望连续第五个季度实现正增长。英伟达非凡的增长真实表现在其第二季度的盈利,该盈利打破了预期,比预期高出29.69%,达到每股2.70美元,所有这些都是在135.1亿美元的
关键字:
AI 英伟达
最近,英特尔财务长 DavidZinsner 表示,虽然数据中心芯片需求在过去两季有所好转,但库存消化将比电脑芯片更长,可能还要过几季才能达到较佳的状态。在这个 AI 被炒的火热的时代,当英特尔说数据中心芯片的库存正在积压,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前所未有的压力PC 产业正同时经历「加速运算」和「生成式 AI」两大转变。据 Gartner 最新报告,2023 年全球用于 AI 的硬件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 534 亿美元,按年增长 20.9%,这一销售还将在 2024 年进一步增长到 671 亿美元,在 2027
关键字:
PC 英特尔 AI
过去十年,关于人工智能(AI)的研究论文数量在各个领域都有显著增加。科学家们已经开始运用 AI 工具来协助总结和撰写研究论文和编写代码。一些研究者尝试借助生成式 AI 技术来探索新的领域,如蛋白质结构的发现、天气预报的改进以及医学诊断的创新等各种有前景的领域。AI 已然渗透到科学研究中。那么,科学家们是如何看待它们的?近日,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对全球 1600 多名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AI 工具在科学领域越来越常见,并且许多科学家预计它们将很快成为研究实践的核心。另外,超过一半的
关键字:
Nature AI
准备好迎接新一波人工智能技术硬件浪潮吧。这些尖端设备看起来不会像我们在智能手机时代已经习惯的薄玻璃矩形——随着科技公司尝试与人工智能交互的新颖方式,它们将呈现出大胆的新形状。随着 OpenAI 的对话式 AI 聊天机器人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工具席卷全球,这场竞赛已经开始。 科技公司希望通过包含人工智能功能的新设备从炒作中获利——科技领导者将这种现象称为“iPhone时刻”。他们都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个人人工智能设备最终能否成为下一个重大事件,复制 iPhone 对科技行业的结构性转变?一些知名
关键字:
AI iPhone
这是 AI 硬件军备竞赛的最新转折,Numenta 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方法来提高 CPU 性能Numenta 已经证明,通过应用一种新颖的方法,英特尔至强 CPU 在人工智能工作负载上的性能可以远远超过最好的 CPU 和最好的 GPU。据 Serve the Home 称,这家初创公司利用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系列技术,以 Numenta 智能计算平台 (NuPIC) 为品牌,在人工智能推理方面解锁了传统 CPU 的新性能水平。真正令人惊讶的是,它的性能明显优于专门为处理人工智能推理而设计的 GPU 和 CPU。
关键字:
AI Intel AMD NVIDIA
台积电通常在每月10日公布上一月营收,在前两天就已公布了9月份的营收,较通常的月度营收公布时间略有提前。虽然台积电9月份营收的公布时间有提前,但他们这一个月的营收,却并未大涨,同比仍在下滑,环比也再次下滑,并未延续增长势头。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台积电9月份营收56.11亿美元,不及去年同期的64.77亿美元,同比下滑13.4%;较8月份的58.68亿也有减少,环比下滑4.4%。9月份的营收同比下滑13.4%,也就意味着台积电的月度营收,自3月份以来已连续7个月同比下滑,在今年仅1月份和2月份同比有增长。台
关键字:
台积电 AI 营收 苹果 财报
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透露,微软计划在下个月举行的年度开发者大会上推出该公司首款专为支持人工智能(AI)而设计的芯片。此举是多年来努力的结果,有助于微软减少对英伟达设计的GPU的依赖,同时有效降低成本。这款芯片代号为Athena,是为训练和运行大语言模型(LLM)的数据中心服务器设计的。它预计将与英伟达的旗舰产品H100 GPU竞争,同时可支持推理,能为ChatGPT背后的所有AI软件提供动力。此前就有消息爆出,微软秘密组建的300人团队,在2019年左右着手开发Athena芯片。今年开始微软加快了时间轴
关键字:
微软 自研 AI 芯片 英伟达
三星电子总裁兼系统LSI负责人朴永仁在硅谷举行的三星系统LSI技术日活动上发表讲话。图片来源-三星电子 引领市场的革命性发展 韩国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最近表示了一系列旨在人工智能芯片行业确立主导地位的发展。这家科技巨头展示了其在半导体生产方面的竞争力,由于人工智能(AI)和ChatGPT等新技术的激增,半导体生产是一个快速增长的领域。三星开发了一种用于增强人工智能性能的新型移动处理器,并正在与国内外专门从事半导体设计的初创公司合作。 突破人工智能
关键字:
三星,人工智能,AI
ai-ran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ai-ran!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ai-ran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ai-ran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