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emc)-汽车电子传导整改案例 文章
最新资讯
本文以一款反激式开关电源为例,阐述了其传导共模干扰的产生、传播机理。根据噪声活跃节点平衡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变压器EMC设计方法。通过实 验验证,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该方法对传导电磁干扰(EMI)的抑制能力更强,且能降低变压器的制作成本和工艺复杂程度。本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形式的带变压器拓扑结构的开关电源。
随着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高功率体积比和高效率的特性使得其在现代军事、工业和商业等各级别的仪器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随着时钟频率的不断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问题引起
关键字:
变压器 电磁兼容
本文针对手机电磁兼容测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包括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辐射骚扰及传导骚扰性能测试中经常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手机电磁兼容性能的建议。
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1.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常见问题
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手机通话中断。
(2)静电放电导致手机部分功能失效,但静电放电过程结束后或者重新启动手机之后失效的功能可以恢复。这些现象可能为:屏幕显示异常,如屏幕显示呈白色、出现
关键字:
电磁兼容
本文中所提到的对电磁干扰的设计我们主要从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设计处理,下面就是从单片机的PCB设计到软件处理方面来介绍对电磁兼容性的处理。
一、影响EMC的因数
1、电压:电源电压越高,意味着电压振幅越大,发射就更多,而低电源电压影响敏感度。
2、频率:高频产生更多的发射,周期性信号产生更多的发射。在高频单片机系统中,当器件开关时产生电流尖峰信号;在模拟系统中,当负载电流变化时产生电流尖峰信号。
3、接地:在所有EMC题目中,主要题目是不适当的接地引起的。有三种信号接地方法:单点
关键字:
单片机 电磁兼容
摘要:目前在钢轨探伤的超声波发射电路中常用的是基于电容充放电原理的负尖脉冲的激励方式,超声波发射重复频率受电容充放电速度的影响,且激励电压不恒定,直接导致测量结果定量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高铁钢轨探伤的正负脉冲激励的超声波发射电路,采用与超声探头周期相同的正负脉冲对探头进行激励,实验结果表明,该超声波发射电路脉冲在4KHz重复频率下激励电压稳定,接收电路通道间无干扰,符合高铁钢轨探伤使用要求。
前言
目前超声系统使用的激励波形主要有负尖脉冲、双极性调谐脉冲、方波脉冲、阶跃脉冲(
关键字:
超声波发射 钢轨探伤 DMOS 电磁兼容 超声波激励 201504
无极荧光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照明产品,在道路、隧道、桥梁、大型厂房场馆等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而以此产品为基础,配备数字化无线通信控制技术,可以更大限度的增加对实际工程中照明的控制,并进一步提高节能降耗的效果,体现“综合节能性”特点。本文从原理和实际应用角度分析了一种独立研发的新型的可调光无极荧光灯与数字化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匹配,并对此类高端技术在城市道路照明市场应用进行了一定预期。
随着能源紧张日益成为各国关心的焦点,节能降耗成为摆在全世界人类面前最核心的话题。而在全球
关键字:
无线通信 EMC
电磁兼容(EMC)在电子产品中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 本文介绍影响固态继电器(SSR)EMC 的主要因素、试验方法和判定标准。同时,提出了测试时注意事项和给出了一组具有实用价值的结果。
1 引言
影响固态继电器(SSR)电磁兼容(EMC)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器件的选择与搭配、电路原理、PCB 的布线和结构等等。其中,交流光耦( 光电耦合器) 对EMC 参数的影响常常被忽略。其主要原因是对它们的应用环境和要求了解较少,同时对EMC 的标准,设备的使用和试验方法理解不够。因此当使用性能较差的
关键字:
固态继电器 EMC
由EMC公司发布的一份图表显示,传统SAN驱动器阵列销售衰退的趋势已然出现,与此同时超融合型、软件定义以及全闪存阵列存储业务则及时赶上,填补了这部分市场空间。
William Blair公司分析师Jason Ader在本月十号出席了EMC战略论坛大会,并以邮件的形式向客户发布了此次会议的内容总结。
EMC公司的管理层引用了一部分IDC研究公司的调查数据,其中显示从2014年到2018年外部存储系统市场的复合年均营收(目前为260亿美元)将实现3%增幅。在此期间,“传统独立混合系
关键字:
EMC NAND
DC-DC模块电源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通信、工业自动化、电力控制、轨道交通、矿业、军工等行业。模块化的设计可以有效简化客户的电路设计,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效率。那么,如何提升基于DC-DC模块的电源系统的可靠性?本文就这个主题作简要分析与探讨。
为什么需要DC-DC模块电源?
DC-DC隔离模块电源主要应用于分布式电源系统中,用以对电源系统实现隔离降低噪声、电压转换、稳压和保护功能。使用DC-DC隔离模块电源的作用如下:
第一,模块电源采用隔离式设计,可以有效隔离来自一次侧设备带来的共
关键字:
电源模块 EMC
1. 为什么要对产品做电磁兼容设计?
答:满足产品功能要求、减少调试时间,使产品满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使产品不会对系统中的其它设备产生电磁干扰。
2. 对产品做电磁兼容设计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答:电路设计(包括器件选择)、软件设计、线路板设计、屏蔽结构、信号线/电源线滤波、电路的接地方式设计。
3. 在电磁兼容领域,为什么总是用分贝(dB)的单位描述?
答:因为要描述的幅度和频率范围都很宽,在图形上用对数坐标更容易表示,而dB 就是用对数表示时的单位。
4.
关键字:
EMC
全球IT解决方案分销的领导者和安富利公司旗下的安富利科技有限公司,今天宣布,该公司将提供其渠道合作伙伴EMC最新上市的EMC(R) VSPEX(R) BLUE超融合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换言之,安富利的渠道合作伙伴现可设计并部署他们提供给SMB、中端市场、企业客户等新型的,结合超融合基础设施中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特点的解决方案,并且在价位和规模上可以根据自己需求作调整。 EMC的VSPEX BLUE超融合基础设施设备(HCIA)将通过安富利提供给在亚太、欧洲,中东、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和北美地区的高端技
关键字:
安富利 EMC
磁珠和电感在解决EMI和EMC方面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特点,是不是使用磁珠的效果会更好一点呢?
磁珠专用于抑制信号线、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和尖峰干扰,还具有吸收静电脉冲的能力。磁珠是用来吸收超高频信号,象一些RF电路,PLL,振荡电路,含超高频存储器电路(DDRSDRAM,RAMBUS等)都需要在电源输入部分加磁珠,而电感是一种蓄能元件,用在LC振荡电路,中低频的滤波电路等,其应用频率范围很少超过50MHZ. 磁珠有很高的电阻率和磁导率,等效于电阻和电感串联,但电阻值和电感值都随频率变化。
关键字:
磁珠 电感 EMI EMC
在解释EMC之前,先提俩关键词,EMC与EMI,想必电子工程师们都比较熟悉,更非常头痛。小编读研做PCB设计时,曾深受其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小编立志整理出史上最全EMC知识大合集,于是,EMC电子百科全书有了,请看正文:
1 EMC是什么意思:一切从概念开始!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
关键字:
EMC EMI PCB
DOSTOR图解魔力象限:11月21日,全球著名分析咨询公司Gartner最新发布的《2014存储魔力四象限》报告,华为首次进入了通用磁盘阵列(general-purpose disk arrays)挑 战者(challengers )象限,标志着华为存储当前的业务表现和未来的增长趋势获得业界最具影响力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的认可,华为已经成为全球 存储市场挑战传统领导厂商的新兴力量。
Gartner每年都在关键领域对主要厂商进行定位,采用的方式是“魔力
关键字:
EMC HP IBM
美国AMETEK (阿美特克)集团Compliance Test Solutions (电磁兼容事业部)旗下子公司, 全球领先的电磁兼容(EMC)发射及抗干扰测试仪器及测试系统的开发商,宣布推出带有全新彩色触摸式显示屏的增强型NSG 438静电放电(ESD)模拟器,用户可以直接在放电枪上进行参数设置与功能切换。作为市场上首款配备彩色触摸式显示屏的静电放电(ESD)模拟器,该款产品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视角和更简便的操作。同时,特测的NSG 437静电放电(ESD)模拟器也包含这一全新的独特功能。 功能升
关键字:
特测 EMC NSG 438
有人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电子工程师:经历过电磁干扰的和没有经历过电磁干扰的。伴随着PCB走线速递的增加,电磁兼容设计是我们电子工程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面对一个设计,当进行一个产品和设计的EMC 分析时,有以下5 个重要属性需考虑:
(1) 关键器件尺寸:产生辐射的发射器件的物理尺寸。射频(RF) 电流将会产生电磁场,该电磁场会通过机壳泄漏而脱离机壳。PCB 上的走线长度作为传输路径对射频电流具有直接的影响。
(2) 阻抗匹配:源和接收器的阻抗,以及两者之间的传输阻抗。
(3)干扰信号
关键字:
PCB 射频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emc)-汽车电子传导整改案例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电磁兼容(emc)-汽车电子传导整改案例!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电磁兼容(emc)-汽车电子传导整改案例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电磁兼容(emc)-汽车电子传导整改案例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