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芯片战爆发_ARM、英特尔谁将胜出?
尽管中国3G通信时代只是曙光渐露,但“移动互联网”已声势如潮。全球产业巨头,甚至包括IT产业链上游的半导体企业,也都在构建生态圈,试图提前铺垫,抢夺中国移动互联网商机。其中,来自英国的ARM与巨头英特尔,已围绕着移动互联网处理器展开激烈交锋。
ARM是全球半导体知识产权公司,其处理器核心架构几乎渗透了全球近100%的CDMA手机、85%以上的WCDMA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市场。
这正是英特尔与它之间爆发战争的理由。英特尔在
- 关键字:
ARM 英特尔 移动互联网 MID 芯片
- 据国外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AMD数周内将宣布分拆成两家独立公司,其一专注处理器和芯片组开发,另一家负责处理器制造业务。
AMD此前就曾表示,将对处理器制造业务进行重大调整,但并未透露具体信息。该知情人士称,分拆后,处理器设计公司将由新任CEO德克·梅尔(Dirk Meyer)负责,而处理器制造公司负责人未定。
但另有消息称,处理器制造公司很可能由刚刚卸任CEO职位的鲁毅智(Hector Ruiz)负责,鲁毅智现任AMD董事长之职。
当然,分拆后的两家公司
- 关键字:
AMD 鲁毅智 英特尔 处理器
- 曾经以高性能、低价格芯片组闻名的台湾芯片厂商威盛看来已经完全放弃为英特尔和AMD等第三方厂商设计芯片组,转而专注于移动平台和自家嵌入式处理器平台的开发和推广上。
威盛营销副总裁Richard Brown上周末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说,“我们当初进入x86处理器业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相信第三方芯片组市场会最终消失,我们需要有提供完整平台的能力。”
“这种情况确实发生了,”Richard Brown补充说。“英特尔提供了绝大部分的芯片组和
- 关键字:
威盛 英特尔 AMD 嵌入式
- 维持身体健康一定得要仰赖医生吗?随着科技进步,医疗行为正从医院走出,转而进入互联网家庭,让现代人的就医习惯和医疗设备市场正面临巨大转变。
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明星产业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Databeans预测,至2011年医疗电子用半导体产值将超过40亿美元,以家用市场成长速度最快,平均年成长率高达12%。另一研究机构BCC Research的最新调查报告也指出,全球家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将从2007年的146亿美元,至2012年时成长到204亿美元,年成长率(CAGR)将达到6.8%。辅助
- 关键字:
医疗电子 半导体 英特尔 三星 传感器 200808
- Unstrung Insider公司的最新报告称,包括了手机及消费电子设备的嵌入4G技术,将创立一个提供移动WiMax和LTE等4G服务的内置式市场,同时也会对现有的手机产业环境产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对网络运营商与设备提供商之间的关系。
4G系统也将为半导体行业带来一个关于片上系统SoC(system-on-chip)架构的全新思路。
4G Inside报告:移动WiMax & LTE的嵌入式模块分析了不断变化的4G市场,主要关注于影响着移动WiMax和LTE嵌入式模块的
- 关键字:
手机 消费电子 4G 半导体 WiMax 英特尔
- 芯片制造商AMD公司于近日表示将在芯片制造环节进行巨大的变革,但令人遗憾的是AMD并未透露任何相关的具体计划。因此华尔街的投资分析人士以及硅谷的专业人士对AMD今后在芯片制造领域的变革进行了多种合理的猜想。
“去工厂化”策略或能挽救AMD?
到目前为止,高达16亿美元的亏损以及区区28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表明AMD正经历着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痛苦。如今这个深陷泥潭的“困兽”面领着决策上的两难:在保持个人电脑以及服务器处理器芯片产品和业界领头羊英特尔
- 关键字:
AMD 芯片制造 台积电 英特尔
- 随着英特尔Nehalemn芯片即将推出,英特尔将削减某些高端桌面处理器的价格并且将为其产品线增加一些新的芯片。这些新的英特尔芯片包括用于高端和游戏台式电脑的英特尔酷睿2四核Q9650处理器。
英特尔将下调某些高端台式电脑处理器和服务器处理器的价格,并且在英特尔命名Nehalem芯片之后为其产品组合增加一些新的芯片。
英特尔在8月10日正式公布了芯片价格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把高端英特尔酷睿2四核Q9550(2.83GHz)处理器的价格削减40%,从530美元下调到316美元。英特尔还将为其产
- 关键字:
英特尔 Nehalemn 桌面处理器 酷睿
- 英特尔公司日前宣布,基于公司即将推出的全新微架构(代号Nehalem)的台式机处理器将正式采用"英特尔® 酷睿™ 处理器"的品牌。全新处理器家族的第一批处理器(包括一款至尊版产品)将采用"i7"标识,正式使用"英特尔® 酷睿™ i7 处理器"这个品牌。英特尔将于明年陆续推出一系列全新标识用于不同的产品,"i7"是其中的第一个。
基于全新微架构的上述产品将具备高性能、高能效的特性
- 关键字:
英特尔 Nehalem 处理器 酷睿
- 《商业周刊》文章指出,苦苦挣扎的AMD也许会将其芯片生产厂出售给合作伙伴,然后专注于同英特尔的竞争。
芯片厂商AMD日前宣布,它将在芯片生产模式上进行较大程度的改革,但是它没有透露改革的具体内容。结果引发了华尔街投资者和硅谷IT业界的普遍关注和猜测。
AMD现在正面临着公司创立以来最艰苦的一段时间,今年以来公司营收为28亿美元,亏损达到16亿美元。它现在面临着的难题是:如何在继续生产能够与竞争对手英特尔的产品相抗衡的个人电脑芯片和服务器芯片的同时,又无需背负太重的芯片生产厂运营成本?
- 关键字:
AMD 芯片 英特尔 Nvidia 高通
- 威盛科技据说将退出主板芯片组业务,把资源的重点放在英特尔占统治地位的x86处理器市场。威盛负责在台湾地区销售的副总裁Richard Brown说,该公司认为替英特尔和AMD等第三方厂商生产芯片组没有前途。
Brown说,我们原来进入x86处理器业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认为第三方芯片组市场最终将消失。我们需要拥有生产一个完整的平台的能力。他说,英特尔为自己的处理器生产大多数主板芯片组。AMD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威盛x86处理器的目标市场是超移动PC市场。威盛今年5月推出了一系列低功率
- 关键字:
威盛 处理器 主板 英特尔
- “我是作为联想的客人,受邀来北京观看奥运会的。”8月9日一早,从鲁毅智(Hector Ruiz)手中刚刚接任CEO 20天的德克。梅尔(Dirk Meyer)现身AMD在北京的中国总部。
7月18日,在连续七个季度亏损后,AMD正式宣布了换帅。原AMD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梅尔接过帅印,出任首席执行官;原AMD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鲁毅智转任AMD董事会执行董事长。
换帅事件使得梅尔和困境中的AMD再次站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鲁毅智到底给梅尔留下了一个怎样的AMD?梅尔这位46
- 关键字:
AMD 处理器 英特尔 奥运
- 2008年1月Intel连续推出7款45nm桌面处理器,加之在2007年年末推出了Core 2 Extreme高端系列处理器,Intel在2008年年初已经基本部署好了45nm平台的产品。
然而,2008年的中国市场并没有想象中一帆风顺,年初和年中的两场天灾和国际经济的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T市场的繁荣程度,整体市场增长乏力。特别是在计算机零配件渠道市场,市场规模明显呈萎缩趋势,今年二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cpu市场同比下降了9.3%.二季度是DIY市场的传统淡季,加之地震灾害的双重影响,与
- 关键字:
英特尔 Intel 45nm 处理器
- 虽然AMD谈论其轻资产计划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从未披露过该计划的任何细节。据早期报道称,AMD在芯片制造方面已无力与英特尔抗衡。为专注于芯片设计,迫使AMD走减少或关闭芯片制造工厂之路。
AMD经常谈论其轻资产战略已经令人厌倦了。真正到AMD公布其轻资产计划时,还会有人在意吗?
公众不会在意,但AMD客户可能会在意,其制造合作伙伴肯定会密切关注AMD的轻资产计划。新加坡的特许半导体制造公司负责AMD的一些芯片生产业务,台积电负责为AMD的图形芯片部门ATI生产芯片。未来,AMD将一分为二。
- 关键字:
AMD 英特尔 芯片设计 芯片制造
- 图为英特尔Core i7品牌标识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特尔下一代台式机处理器Nehalem将被正式命名为“Intel Core”(英特尔酷睿),首批产品还将带有“i7”标识。
英特尔发言人乔治·阿尔弗斯(George Alfs)称,i7标识将被用于首批Nehalem高端台式机处理器中。以后,英特尔还将推出其它标识来补充i7。至于最高端的终极版(Extreme Edition)产品,英特尔还将专门为其打造一个黑色Logo,型号编号也有所
- 关键字:
英特尔 处理器 Core i7 Nehalem
- 英特尔计划本周一推出多款采用45纳米工艺的中档处理器。计算机厂商将同步推出采用新款处理器的计算机产品。
据国外媒体报道称,英特尔表示,酷睿2四核Q9650处理器是该公司下周一将推出的一款芯片。酷睿2四核Q9650处理器的内核时钟频率为3GHz,集成有12MB二级缓存,支持1333MHz的前端总线,能耗为95瓦。较大的二级缓存会带来较高的性能。
数家零售商已经在网站上销售新款处理器。酷睿2四核Q9650处理器在TheNerds.net上的零售价为576美元。通常情况下,零售商的销售价格通常高
- 关键字:
英特尔 处理器 45纳米 四核
英特尔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 英特尔!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 英特尔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 英特尔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