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MAX在日本的鲶鱼效应
UQ通信市场战略部部长自豪地称:从通信速度而言,我们是3.5G的5倍,平均下行速度达15Mbit/s,成本上也具有竞争优势。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9075.htmUQ通信公司的高层称,随着Intel内嵌WLAN的PC机大量生产,4年后WLAN将成为PC机标准配置。而使用WiMAX的PC机将大显身手。2009年日本索尼和松下等公司的电脑均内嵌WiMAX芯片。除PC机,Intel公司2010年还将在家用电器中嵌入WiMAX,包括照像机和汽车导航设备。而在功耗上,WiMAX芯片与WLAN芯片基本相同。2009年6月上旬,Intel风险投资公司向UQ通信投资4300万美元,支持其在日本各地增设WiMAX基站,扩大业务覆盖范围。Intel也是UQ通信的股东之一。
推动日本通信业发展
UQ通信正式开通WiMAX后,一石激起千重浪,推动了日本通信业的发展。NTTDoCoMo作为应对措施,从7月1日在其专门的商店中,强化了数据通信终端和笔记本电脑的捆绑销售。用户购买数据通信终端的,只要参加指定的包月优惠计划,则可只出资3万日元便获得一台笔记本电脑,该价格仅为市售价格的一半左右。新兴运营商e-Mobile从8月起推出下行速度为21Mbps的HSPA+高速通信业务,为原速度的3倍。其对外宣布的奋斗目标是至2009年年底,其业务将覆盖60%的日本人口,以此与UQ通信的WiMAX开展竞争。作为传统的移动通信运营商,NTTDoCoMo和软库,不甘在速度上落后,加速了其向LTE发展的进程。Willcom公司则在今年10月将推出下一代“小灵通”XGP,下行速度也将达到20Mbps。届时,日本通信用户都可享受到高速通信的乐趣:下载一首歌只需1至2秒,可随心所欲地发送和接收高清图像和欣赏影视节目。
而UQ通信则与新兴的虚拟电信运营商加强了合作。7月1日UQ通信与山田电机和BIC摄像公司等签订了合作协议。可以说,UQ通信正式开通WiMAX,实现了日本政府当初向其发放高速移动通信牌照时的初衷:整体提高日本通信业的技术水平,加速日本通信业发展。
UQ通信田中社长称,2010年3月将实现WiMAX手机国外漫游,首选美国和韩国,原因是日、美、韩三国WiMAX所使用的频率比较接近。
在日本国内,UQ通信正与有线电视厂商和各地方运营商谈判,商讨WiMAX漫游的细节。主要问题是要分别满足以速度优先的用户和优先考虑资费便宜的用户的不同要求。预计2009年下半年,对于漫游的连接方法和资费问题将达成协议。
看好认知无线电技术
目前,UQ通信已经把IEEE806.16m纳入视线。806.16m的核心技术是认知无线电。采用这一协议将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和移动通信速度。
UQ通信的母公司KDDI公司的研究所6月23日宣布,其成功地开发出在3种无线通信方式之间自动切换的新技术。在现场实验时,应用这种新技术可不间断地进行图像收发和观看视频节目。这里所说的3种无线通信方式为LTE、WiMAX和Wi-Fi。该技术即认知无线电。其原理是在800MHz和2GHz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时,可自动搜寻空闲的频段,用于保证无线通信不间断。
2008年国际电联提出了包括“消灭亚洲、非洲发展中国家贫困和饥饿、防止疾病漫延”在内的新千年发展目标MDG,明确指出至2015年“要让发展中国家人民也要享受到信息和通信新技术的利益”。作为对于这一号召的响应,各发展中国家正相继将普及移动通信作为重要的国策。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当看重这一大市场。而据欧盟的介绍,采用新能源向基站供电和给手机充电以及利用WiMAX技术,不少非洲国家移动通信迅速普及。这对中国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