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USB-IF电池充电规范
相关测试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8861.htm目前,和BC1.1配套的测试规范正在由USB-IF Battery Charging小组制定中。根据BC1.1的内容,测试规范将分成三个部分:Portable Device Compliance Plan;Charging Port Compliance Plan;ACA Compliance Plan。
其中,前两个部分完成后,将被纳入到现有的USB兼容测试证中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PD产品需要获得USB兼容性认证(使用USB Logo),不仅要进行传统USB兼容测试,还要进行BC部分的测试。
Portable Device Compliance Plan检测PD是否满足BC1.1规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针对BC1.1中的DBP部分,重点检查当一个安装电池的PD插入一个Standard Downstream Port时,PD从USB总线消耗的电流是否满足要求;消耗的电流是否只用于电池充电而不用于其他;当PD消耗的电流以大于2.5mA时,PD是否向D+上加载0.6v电压;PD插入USB端口时的冲击电流是否满足要求等等。另一方面,Portable Device Compliance Plan将着重测试PD的充电端口检测机制。被测PD将被分别连接至Stand Downstream Port,Charging Downstream Port和Dedicated Charging Port,同时,PD上的电压(VBUS)、电流( IBUS)、D+,D-将被记录下来,这些电压电流以及时序关系将被用来判断该PD是否符合BC1.1规范。
Charging Port Compliance Plan针对USB专用充电器以及Charging Downstream Port进行测试。主要包括对电压,电流等输出参数的测试,还包括上冲/下冲,短路/恢复等特定情况的测试。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已经颁布的中国手机充电器标准(YDT 1591-2006)与本测试的部分内容相似,但也有所区别。总体上来讲,YDT 1591-2006只针对USB充电器作出了规范,并在充电器绝缘、安规等方面给出了详细的要求;而BC1.1规范引入了完善的充电机制并给出了相关的具体要求,它涉及充电电能的使用者(便携式外设)和充电电能的提供者(USB端口)两个方面。而对于USB专用充电器部分, BC1.1中有专门定义和规范,并且对于USB专用充电器输出能力、短路保护、标识等提出更详细的要求。
结语
USB是一个成功的接口标准,数以亿计的USB设备遍布于我们的生活中。BC1.1规范给予了USB标准以新的活力,它一方面解决了现有USB2.0标准的不足,另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大的便利。相信会有更多的USB便携式设备使用USB接口进行充电,也相信BC标准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迅速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Battery Charging Specification Revision 1.0 [S]
[2] Battery Charging Specification Revision 1.1[S]
[3] Universal Serial Bus Specification Revision 2.0 [S]
[4] Portable Device Compliance Plan Revision 0.8 Draft[S]
[5] USB Charging Port Compliance Plan Revision 0.4 Draft[S]
[6] 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1591-2006)[S]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