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疾进:一个西部城市的千亿宏图
据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乐山的太阳能光伏硅材料产业链,目前有25个项目,总投资达到409亿元,投资企业包括永祥、新光硅业、东汽峨半、拓日新能(新天源)、乐电天威等;电子级硅材料产业链乐山目前有6个项目,总投资达到40亿元;硅化工循环利用产业链有10个项目,总投资达到101亿元左右。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6793.htm而据本报记者了解,2009年11月,乐电天威的3000吨多晶硅产能也将投产,届时,乐山将形成7500吨多晶硅和360兆瓦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能力。
乐山的“长短”
姜晓亭很清楚乐山的“长”与“短”。
就太阳能光伏硅材料产业链而言,“乐山其实并不适合建太阳能发电站,效益不大,因为日照时间短,阴天居多;相反,四川的攀西地区就特别适合搞。另外,乐山的航运目前还没有完全打通,太阳能光伏板及组件是个易碎品,就遇到了运输问题”。
而多晶硅及光伏产业的高端人才流失,一度是姜晓亭心中的痛。
“那段时间,正是多晶硅价格飞涨、各地投资你追我赶之时,一会儿听说这个跑了,一会儿听说那个被挖了,眼睁睁看着人来人往。”姜晓亭表示,“不敢说全国所有项目,但至少一半项目,可以说有乐山人才的身影”。
让姜晓亭欣慰的是,随着多晶硅技术垄断的打破,很多人重新选择“回归”,“国家级基地的称号,是个金字招牌,虽然不一定能享受到多少政策支持,但可以藉此引起更多产业、技术、人才、资本的聚集”。
而对于多晶硅及光伏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政治经济学专业出身的姜晓亭,也像一个工业专家一样时刻关注着。“市场需求我要关心,科技进步我也要了解,循环利用更是不能不熟悉。”
他特别提出,“现在的关键是,国家必须出台政策来支撑产业发展,最好是用电价政策”。
在多晶硅价格暴跌后,目前,其生产成本中的一半是电价,“乐电天威的联合模式,此时此刻体现出了特别的意义,乐电解决电力供应、成本降低问题,天威解决市场、出路问题”。
而市场问题,亦是姜晓亭重点关注的。
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提高太阳能上网电价。“有利润空间了,大家就想去投资。至于具体是通过财政补贴,还是不同电价的差价平衡,这是技术问题。如果太阳能建设进入高潮,多晶硅就会进入发展高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