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疾进:一个西部城市的千亿宏图
多晶硅疾进:一个西部城市的千亿宏图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6793.htm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一个西部新能源基地,正在酝酿。
地处成都、川南和攀西三大经济区结合部的四川乐山,正试图通过打造三条产业链——太阳能光伏硅材料产业链、电子级硅材料产业链、硅化工循环利用产业链。
据来自乐山市政府的资料显示,2008年,乐山电子及硅材料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6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多晶硅产量1180吨。
“截至6月底,全市已形成年产多晶硅4500吨的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一。”7月28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乐山市市委书记姜晓亭表示。而至2009年底,乐山的多晶硅产能或将扩张至7500吨。
不过,2008年至今,全球多晶硅价格已经经历了一场持续暴跌。最高时,价格为300-400万元/吨,现在仅约60万元/吨,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项目投资暂缓、开工推迟等情况。
乐山也不例外。2009年,当地缓建的多晶硅产能,高达约1.5万吨。
但姜晓亭称,到目前为止,乐山的多晶硅企业还没有一家出现金融风险。“我很看好乐山多晶硅的前景,我们也从没有动摇过发展多晶硅及光伏产业的信心。”
目标1000亿
2009年4月下旬,科技部下发“关于同意在乐山建立‘国家硅材料开发与副产物利用产业化基地’”的文件。这是科技部在国内多晶硅生产城市中批准的唯一的一家国家级基地。
7月13日,乐山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乐山市硅材料及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建设“乐山(国家)硅材料开发与副产物利用产业化基地”的工作方案》。
该“工作方案”披露的建设目标之一便是,到2013年,硅材料及综合利用相关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
方案还称,将设立基地建设专项产业引导基金,积极推动硅材料企业的战略性调整与重组,优先支持硅材料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券等,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对乐山市硅材料企业的投资。
看上去,作为中国多晶硅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发祥地”的乐山,志在必得。
姜晓亭对本报记者称,之所以提出打造三条产业链,乐山有三大优势,“一是技术,在若干技术点上还是全国第一;二是已形成产量有一定的产业聚集效应;三是循环利用走在全国前列。宁可不生产,也要把污染问题解决好,这是我们对企业一以贯之的要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