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业界动态 > 赵玉文:光伏产业的大机会才刚开始

赵玉文:光伏产业的大机会才刚开始

作者: 时间:2009-06-05 来源:《浙商》 收藏

  产业发展将更加蓬勃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4988.htm

  《浙商》:是什么支撑产业投资的巨大机遇?

  赵玉文:世界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产业发展的最大机遇。截至2007年的统计数据,光伏产业最近10年平均年增长率为41.3%,最近5年平均年增长率为49.5%。2007年世界太阳电池产量达到4000MWp(兆瓦);2008年世界太阳电池产量超过6000MWp。在硅材料严重短缺情况下,2008年太阳电池产量比2007年增长率超过50%。

  2000年以来,世界并网光伏发电发展速度最快,年增长率达到了60%,其次是生物柴油、风能、地热采暖、离网光伏等其他各种可再生能源。并网光伏发电从2001年超过了光伏应用的50%,此后一路快速增长,2008年世界并网光伏发电份额超过85%以上。这表明光伏发电开始由边远地区向城市过渡,并网光伏发电正在发挥替代能源作用。

  光伏发电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成本大幅度下降,光伏组件成本30年来降低了2个多数量级:300多美元/Wp降低到目前2.5美元/Wp;光伏发电成本也随之相应下降,2006年世界平均光伏发电成本就达到0.25美元/千瓦时(度),预计2010年光伏发电成本将下降到0.14美元/千瓦时。

  德国预测2017年光伏发电成本与常规发电成本相交,之后会比常规发电成本还低;美国则预测2015年前后光伏发电成本与常规发电成本相交。我国最近的情况甚至比上述预测还要乐观,江苏预计2012年上网电价可达到1元/kWh。

  疾风知劲草,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光伏产业发展将更加蓬勃。金融危机对于光伏发电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丝毫没有影响,而且会更加激发它的茁壮成长。

  《浙商》:是什么动力支撑光伏产业在未来持续发展的趋势?

  赵玉文:支撑光伏产业发展的动力有三个: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技术进步的推动力以及《上网电价法》的强大推动力。这里我主要谈下《上网电价法》的推动力。

  2004年1月1日,德国实施修正后的《上网电价法》,规定光伏发电必须上网,电力部门必须收购,上网电价每年下降5%。自2004年起,德国一跃成为世界光伏市场和光伏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并拉动了其他国家光伏产业的发展。《上网电价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很快被世界许多国家认同、接受和效法,目前已经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上网电价法》,光伏市场由德国很快扩张到整个欧洲、美国、韩国等国家,而且还正在向更大范围扩大。中国是实施《上网电价法》的国家之一,但对光伏发电尚未实施。

  《浙商》:那么中国光伏企业应该如何看待与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呢?

  赵玉文:金融危机以最严酷的事实证明,我国光伏产业必须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才能保持国际市场占有率,这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崛起的机遇。金融危机将使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更加理性。由于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降,光伏产品价格得以明显降低,这将使发电增加竞争优势。



关键词: 光伏 太阳能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