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巨头扩充多晶硅产能 中国企业前景堪忧
国内投资需更多理性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3448.htm目睹国际巨头的投资竞赛,中国企业也跃跃欲试,尤其在中国成为太阳能电池制造大国之后,中国多晶硅产业的投资热度也骤然上升。据统计,2008年我国多晶硅总产量约为4000吨;不过,从国内企业的投产计划来看,2009年全国产能将达到4.2万吨。
尽管国内企业能否全部按计划达到产能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即便不考虑中国企业的快速扩张,全球多晶硅供不应求的局面也已开始改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多晶硅现货价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加速下滑,已经由接近500美元公斤下跌至100美元公斤,预计2010年后多晶硅的供给将开始大于需求。业内专家认为,目前多晶硅价格尚未见底,未来还有继续下跌的空间。
价格暴跌的直接受害者将是中国多晶硅生产企业。与国际巨头相比,中国企业生产工艺尚不成熟,生产运营的经验也不够丰富,单位产量的能耗相对较高。尤其是不能形成闭环生产的企业,不仅原料消耗量大,而且还要为环境保护投入更多的资金。阿特斯太阳能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本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旦多晶硅价格继续下跌,国外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可见,作为新生力量,中国太阳能级多晶硅产业将在其初生阶段就面临残酷的竞争。在国内投资建设多晶硅生产线,除了要把握市场机遇之外,还应该对生产工艺、能耗、成本以及环保措施等进行全面考量,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