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面板企业蜂拥上马高代线 液晶产业链脱节似隐形杀手
对大陆液晶行业而言,产业链的断层主要出现在上游环节。目前,玻璃基板、彩色滤光膜、偏光片、驱动IC等材料的本地配套率相当低,而这些几乎都是液晶面板中最昂贵的材料。事实上,大陆液晶企业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了,也正在尝试自己生产上游材料,如上广电有彩色滤光膜厂(上广电富士)和玻璃基板厂(上广电NEG)。不过,其彩色滤光膜目前尚未量产,玻璃基板的生产则是对外来的玻璃进行加工。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3328.htm专家们认为,国内不乏成熟的上游材料供应商,生产玻璃基板的有彩虹(能完成整个制造过程),生产彩色滤光膜的有剑腾(已经实现量产了),“问题在于,面板企业与材料企业之间没有很好地互动,导致大陆需要的材料多数从其它市场购买,而大陆生产的材料却多数未供给本地企业”。
值得欣慰的是,上广电NEC正在为彩虹测试玻璃基板,且已测试成功。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将带动大陆面板企业更多地从本土配套玻璃基板,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在完善液晶产业链方面,大陆企业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比如说,国内一些半导体企业也会做驱动IC,如果它们愿意给面板企业供应材料,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谷至华表示。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林元芳在解读《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时指出:“力争在3~5年内,以平板彩电整机技术改造为龙头,以建设TFT-LCD(液晶)高代生产线、PDP(等离子)生产线等显示器件为突破口,形成平板显示产业工业配套链……实现50%以上的平板显示面板本土配套,70%以上的上游原材料本土供应。”他认为,随着政策的出台,国内液晶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合作。
一哄而上拔高国内液晶面板生产线水平,并不是国家出台扶持政策的根本用意,而完善液晶产业链,夯实目前存在的产业薄弱环节,才是产业振兴的必由之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