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编辑观点 > 给UWB发展找几个支点

给UWB发展找几个支点

——
作者:山水 时间:2007-06-28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UWB能在宽频上发送一系列非常窄的低功率脉冲,较宽的频谱、较低的功率、脉冲化数据,意味着UWB传输速率可与有线相媲美,而引起的干扰小于传统的窄带无线技术(WLAN、Bluetooth等等)。

  UWB可谓是时下无线通信最热门的一个名词,不但是因为它高达数以百兆甚至以千兆为单位的传输速度,更是因为它与其他通信接口的互利互补。

  起初UWB由军用雷达技术转入民用时,是以Bluetooth的取代者的姿态出现。但是面对Bluetooth的庞大市场基数,UWB的市场化举步维艰。为了迅速为消费市场所接受,UWB从竞争者转为合作者,由消费市场比重最大的通信接口技术USB和Bluetooth等切入,利用它们已有的市场,促使UWB技术快速普及。UWB的初期应用除了作为增强版通信接口技术外,还可以在数字家庭中找到用武之地,尤其是用作家庭设备间的高清多媒体内容传输,有着Wi-Fi(802.11n)无法比肩的优势。

  UWB将来也许会衍生出更多应用,但在眼前USB、Bluetooth 和高速无线家庭网络无疑应该是最适合托起它向上的三个支点。

  1.全球超过1.5亿台的PC市场中,超过9成的具备USB功能;除此之外,USB 也逐步进入数码相机、DVD播放机、手机、游戏机、PDA等领域。从应用层面来看,USB是应用最广泛的接口技术,因而无线USB(WUSB)是UWB最常见的应用。由Intel主导的USB执行者论坛(USB-IF)已经颁布了WUSB 1.0规范,并且在今年的IDF论坛上,Alereon、Inte和NEC三公司联合推出了完整的无线USB解决方案。另一个制定UWB规范的全球组织WiMedia-MOBA联盟同样是由Intel领导,WiMedia-MOBA规范了WUSB 的MAC层的定义。

  WUSB初期将以收发器(dongle)形式出现,以便桥接1394/USB接口功能的终端设备,如PC、打印机、数字电视、机顶盒等等。WUSB设备需要一个主机线缆适配器,采用 USB 2.0 线缆接口向上连接有线USB 主机, 向下通过WUSB连接集群下游的 WUSB 设备。因此,目前WUSB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和当前主流规范USB2.0的兼容问题,这也是USB-IF推出认证机制的目的。当然,如果把WUSB推广到便携式产品上,功耗问题也亟需解决。

 

  2. Bluetooth SIG 2006年3月宣布Bluetooth SIG将采用MB-OFDM UWB技术,作为新一代高速传输Bluetooth的技术基础。新标准Bluetooth 3.0 的传输速度据说是现在Bluetooth 2.0的130倍,近距离可以达到400Mb/s,10米距离速度可达100 Mb/s,可以完全满足传送包括影音文件、图片在内的大容量的数据。Bluetooth 3.0的工作频率在6-9 GHz之间,而不是公用频段2.4 GHz,避免了在采用同一频段的电子产品间的相互干扰。

  但是在2008年之前,市场上不太可能出现Bluetooth 3.0的产品,因为新一代Bluetooth标准的PHY 层采用UWB技术,与现行的Bluetooth 2.0兼容问题还需时间解决。而在MAC层, Bluetooth标准的制定者多数是欧洲的通讯厂商,MAC 层的协议比较复杂,如果加上UWB的应用,则MAC 层的复杂程度更高,因此在MAC层与UWB的互通、安全以及QoS等等诸多问题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协商和解决。

  3. 数字家庭娱乐概念的核心就是连接性, 在这方面UWB相比WLAN和有线连接具有相当大的优势。UWB的MAC层支持多媒体传输,在这方面的产品已有不少,像美国WiQuest的WiDV可以传输高清数字电视视频,PulseLink的Cwave用作家庭数字网络等等。现阶段由于UWB功耗仍然很大,因此初期应用的产品多是外接电源的家电产品,如数字电视、机顶盒、DVD播放机等。一旦芯片的功耗降低到便携式应用能够接受的程度,数码相机、手机、PMP、游戏机等等众多产品将成为UWB的潜在应用。



关键词: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