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市场分析 > 全球制造业复兴下的中国抉择

全球制造业复兴下的中国抉择

作者:时间:2015-12-22来源:经济参考报收藏
编者按: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制造开始努力转型升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将视野瞄准了全球市场。

  “一带一路”将成重要推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4697.htm

  如果说战略,是推动中国制造品牌提升含金量的重要举措,那么“一带一路”则是实现中国制造品牌“走出去”的重要推手。

  高铁成为中国制造“走出去”最为亮眼的明星。此前不久,李克强总理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共同登上从苏州开往上海的高铁列车;他在11月23日同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举行会谈时,力推中国铁路“走出去”。李克强表示,将中方技术与成本优势同马方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相对接,积极探讨开展马来西亚-新加坡高铁建设、马来西亚南部铁路建设等项目。而此前尘埃落定的中泰、中印、中老等铁路项目,也让外界看到了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除了高铁外,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也表现抢眼。目前,华为、小米、联想、一加等国内手机厂商已陆续进入国际市场,并在印度、巴西,以及东南亚市场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以小米为例,2014年进入印度市场后其在印度市场的销量迅速攀升,到2015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的销量已经比2014年同期翻了三番,占据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约4%的市场份额。

  联想在国际市场的表现也令人侧目。联想最新财报显示,2015年第二财季,联想在新兴市场的手机销量增速迅猛。联想手机在中国以外市场的总销量同比增长295%,售出2470万部。与此同时,联想平板电脑业务也表现抢眼,完成了逆势增长,数据显示其平板业务连续四个财季实现盈利,全球市场份额达到6.3%,位居全球第三。联想个人电脑的全球市场份额也继续占据第一位,并且顺利突破20%大关。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完成“走出去”的关键转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特别顾问朱森第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不少基础设施尚未完备的国家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很大的市场机遇。中国企业应当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推动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产品“走出去”。

  我国政府也看到了“一带一路”对中国制造品牌“走出去”的重要性。5月1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将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作为重点行业,分类实施,有序推进。这意味着上述行业将有望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实施,成为中国制造品牌走出去的排头兵。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认为,时至今日,“一带一路”对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来说,是最好的历史机遇。手机、冰箱、电脑等一系列中国制造的诞生并“走出去”,不但是一个大国崛起不可或缺的标志,还是中国制造企业长盛不衰的保证。

  魏建国认为,不少中国制造企业已经具备了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的实力:在大型机械设备制造领域,由徐工、三一重工等代表的企业,已具备了世界先进的技术能力。高铁产业已具备多项世界第一,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金字招牌;在家用电器领域有以海尔和长虹为代表的企业,这两个品牌已经进入世界品牌500强。特别是海尔的洗衣机,过去是贴别人的品牌,现在它在意大利、印度、马来西亚等全球多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供应商,别人靠海尔的品牌生存;在消费电子领域,以华为荣耀为代表的企业和品牌已经走向海外。特别是华为荣耀,在欧洲等高端市场就卖得很好。在一些新兴领域,近些年涌现出诸如大疆无人机以及蓝思科技等代表企业。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序推进,这些企业的产品和品牌也有望受益,并最终进入更多国家和市场,逐渐建立起企业口碑和品牌价值。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