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业界动态 > 颠覆传统模式 海尔智能制造走在世界前列

颠覆传统模式 海尔智能制造走在世界前列

作者: 时间:2015-10-15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收藏

  走在世界前列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81344.htm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互联工厂体系,实现了六个互联工厂的引领样板,四个整机工厂:沈阳冰箱、郑州空调、佛山滚筒、青岛热水器,两个前工序工厂:青岛模具、电机工厂,初步实现了向互联工厂的转型,可实时、同步响应全球用户需求,并快速交付智慧化、个性化的方案。

  互联工厂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国内外知名专家的高度认可,认为海尔的探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互联工厂带来了用户价值的大幅提升。

  一是可定制,用户可以通过海尔交互平台提报产品设计方案,成为产品的设计者;如沈阳冰箱的模块化产品通过用户的选择和组合,由原来的20个型号,到现在的500多种型号,这500多种型号可以同时在生产线上高效柔性生产,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体验。

  二是可视化,用户从消费者变成产销者,用户可以参与企业的全流程,并且实现体验的可视化。

  三是高品质,通过互联工厂带来了更好的用户口碑体验。如洗衣机:内筒线采用行业最领先的冲压技术,实现最小脱水孔孔径(2.0mm),孔径越小,对衣物的磨损就越小,同时满足了用户对洗涤静音的要求,引领行业;焊接方式由原来的氩弧焊接升级为激光焊接,使内筒能承接1600转/分的高压,使产品在外观精细化、可靠性、静音方面达到领先水平。再如空调:通过机器人社区、万级传感器、上百个关键质控点等先进制造技术部署应用,实现产品品质优于国内行业10倍,优于国际领先水平2.5倍;焊接质量水平<10ppm,质量优于行业水平20倍。

  从企业价值角度看,海尔实施的互联工厂总体经济效益明显。在效率上,互联工厂整体提升20%,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以上;在效益上,互联工厂降低运营成本20%,能源利用率提升5%,厂内库存天数下降50%以上,交货周期由21天缩短到10天。

  同时,在各个智能制造示范子项目上,都取得了阶段成果。

  在智能产品、智能服务平台方面,凭借U+智慧生活平台整体解决方案的性能引领、服务完善、品牌知名度高,海尔智能家电等销量累计超过100万台/套,收入近30亿元,实现10倍速增长。

  个性化定制方面,海尔在模块化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定制,用最少的模块配置出用户需要的型号,平台数量优化20%,可组合变化出数亿级的产品解决方案,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定制体验。

  协同开发方面,实现参与协同设计的模块供应商数提升到了36%,一流模块商可以与海尔研发在线进行协同设计。

  电子商务方面,2012年海尔电子商务零售额14亿元,占海尔主营业务的1.5%;2014年零售额120亿元,占比12%。

  智慧物流方面,所有出入库按标准自动扫描识别,库存信息准确率和出入库信息准确率都达到99%以上,配送效率提升20%,车辆资源周转率提升2倍以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海尔 智能制造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