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业界动态 > 国产机器人钱多人少,市值五年翻五倍!

国产机器人钱多人少,市值五年翻五倍!

作者: 时间:2015-03-10 来源:理财周报 收藏
编者按:机器人开始在各行业扮演重要角色,机器代人已不是天方夜谭。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最新统计,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总值正在以20%至30%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销售额将达到85亿美元。

  从生产地和消费地看,日本是唯一的净出口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产能,占据全球产量的66%。机器人消费地最大的区域是除了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占比约34%,而且是以中国市场为主。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0749.htm

  在各个地区机器人技术优势比较方面,华创证券分析师刘国清认为,日本在工业机器人、家用机器人方面优势明显,欧洲在工业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美国主要优势在系统集成领域,医疗机器人和国防军工机器人。

  “韩国非常重视服务类型机器人,主导这类型机器人的标准;美国主导高端机器人,如勘探、防爆灯功能机器人;日本的工业机器人非常出色,且比ABB价格便宜;而瑞典的ABB代表欧洲的技术,工艺非常精湛,拥有最完整最好的产业链。”广州数控副总工程师何英武告诉记者。

  反观国内,我国目前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仍然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离日本、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更是有很大差距。

  沈阳新松机器人中央研究院院长徐方此前曾表示,中国的机器人市场从2010年前后启动,与日本相比启动慢了差不多30年,虽然中国的机器人市场起来了,但并没有给中国企业足够的成长时间。

  来自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新松、广州数控等四大中国机器人厂商,仅占据中国市场5%的份额,这与外资巨头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相去甚远。

  中国传动网总经理冯晋曾公开表示,工业机器人单体的竞争主要集中在集成应用、主机成本和可靠性三方面,外资厂商技术保持领先,且规模化生产,一直保持绝对成本优势,现阶段国内机器人主要的技术瓶颈是核心技术与国际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核心技术如果通过进口来解决,其结果必然是成本升高,最终使得自身产品缺乏竞争力。

  “夹缝中生存的民族机器人如履薄冰,极易被扼杀在摇篮里。”面对国际巨头,曲道奎感叹道,“如同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和一个健硕的成年人在比拼,其难度可想而知,而这样的挑战将会愈演愈烈,残酷的市场不会给你留下成长的空间,只有坚持技术创新,不断研发新产品才能迎难而上。”

  “未来5到10年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有可能会发生大的改变,中国完全可能诞生一批优秀的机器人企业。关键是用市场化方式,开放式、国际化地不断交流。”曲道奎颇具信心。

  2015中国好股票评选委员会鉴定报告

  凭借技术优势,依托行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取得快速增长,作为工业自动化及智能装备龙头,备受关注。同时在主题炒作上,工业4.0主题、工业自动化及智能装备都是不错的炒作题材。

  王胜申银万国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上证指数将上破3000点,但2015年内A股市场波动率大幅上升,阶段性回撤幅度将可能会超过200点。全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会低于2014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机器人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