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业界动态 > 传统工厂“逃生”:奔向工业4.0

传统工厂“逃生”:奔向工业4.0

作者: 时间:2015-01-1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
编者按:工业4.0概念很大,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最终目的都是希望能协助工厂,应对未来工业生产的新趋势。

  软件机械行业总监曹晖告诉记者:希望以创美工艺为原型,打造供更多制造企业参观和研修的样板工厂,这需要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物联网等技术,在设备、控制、软件、流程等各方面进行智能化改造;未来的愿景是:样板工厂所有的创新实践将来都可以复制到其他制造企业。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68300.htm

  目前,在软件的协助下,创美工艺已经在MB车间(小尺寸液晶显示器事业部)搭建了一条智能生产线:这条生产线能根据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指令,通过工业软件拉动设备进行作业加工和物流执行。在生产线的‘头’有人准备物料,‘尾’有人接收成品,中间从上料到整个加工过程、到成品的运输和管理,都是自动化的,所有加工设备之间的协同都通过机械手来进行操作,所有设备加工状态都可以通过MES系统进行秒级实时监控。

  曹晖介绍,MES系统的应用,可以让工厂厂长对生产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在一些传统工厂,工厂厂长其实无法实时知道生产情况,比如一个车间有几十台设备,如果他不去现场看,他可能不知道哪台设备今天在运转,更无从知道每条生产线的产量和良品率;以往,这些都需要在生产结束人工统计才能知道,——生产实绩的滞后,使管理者无法实时决策和快速进行排产调整。

  曹晖介绍,中国绝大部分制造企业还停留在工业2.0向工业3.0突破的阶段,很多企业只是实现机械化生产和局部自动化,在高度自动化、全面数字化、柔性智能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曹多次去创美工艺,观察到创美在自动化、数字化水平处于领先,自动化率达到50%。创美通过追求生产过程自动化,一些流程尽量用机器来代替人,既避免由于人的不确定性而给生产带来不确定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希望把工人从这类简单枯燥高频度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而是做更多机器无法进行的、现场决策的工作。

  金吉光告诉记者,创美工艺的愿景是做的产品线,这个产品线是一个可以复制的“样板生产线”,这一样板生产线最开始由创美工艺应用,最终能由其他制造业企业来使用。其流程是:客户下了订单后,就可以全程监控订单的交付过程,知道工厂此时是否已采购物料,还是已经将物料准备好并放上了生产流水线加工,包括跟踪产品发运信息;客户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随时“反悔”,即在不同环节,客户支付不同额度的费用,就可以撤单。而这不但需求前述的智能化+自动化技术,也需要企业财务系统能实时分析出订单执行每一步所发生的成本,这背后隐含着工厂的管理者对工厂各生产线的精细管理。

  概念很大,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创美工艺和软件的尝试,并不是仅仅强调工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更希望的是,企业在实行“前店后厂”模式时,工厂保持整个生产流程对工厂的客户透明化,客户通过手机对工厂执行订单进行实时跟踪,这样能使工厂的客户对工厂的控制,像一家企业内部的控制一样有效和可靠。这个模式比起传统模式先进太多,传统模式下,客户到工厂交货时才获知货物的真实情况。而创美工艺和用友软件推行这一切,最终目的都是希望能协助工厂,能应对未来工业生产的两大新趋势:小批量的订制化生产趋势和客户需求可能迅速大幅变化。

三维扫描仪相关文章:三维扫描仪原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工业4.0 用友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