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调:智能穿戴装置前景将驱动面板厂续开发新技术
IHS DisplaySearch表示,智慧可穿戴设备的巨大潜力正推动着面板厂商专门为该应用类型开发面板,尤其是智慧手表。据DisplaySearch在「智慧设备市场和预测报告」中所述,将可穿戴设备分为三类,分别为头戴式、活动追踪式和智慧手表。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67568.htmDisplaySearch认为,在上述三种类型中,以智慧手表最具发展潜力,因为它使得智慧手机的功能更易操作。然而,可穿戴手表并未得到普及,目前使用可穿戴手表的人大多是为了透过其奢侈性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及独特性,而非为了使用其功能;大多数人仍然使用智慧手机查看一些基本资讯(例如时间),因此将智慧手机的其它功能与更易操作的可穿戴手表结合,将是把智慧手机用户转变为智慧手表用户的必要条件。
不过,DisplaySearch表示,随着厂商的积极开发,最近品牌厂商发布了几个重大智慧手表,引起了市场的浓厚兴趣。智慧手表市场的不断发展亦推动着面板厂商生产更多的智慧手表面板。同时,英特尔(Intel)公司也强调智慧可穿戴设备对其未来业务的重要性,因此积极联络面板厂商使其加强开发此类面板。目前开发智慧手表显示器的面板厂商有友达光电(AUO)、京东方 (BOE)、天马(Tianma)、和辉光电(EverDisplay)和群创光电(Innolux)。
DisplaySearch进一步分析,LG G Watch R的发布表明有人认为圆形显示器更加适合可穿戴手表,因为传统手表即是圆形,且圆形显示器亦有助于增强与Apple iWatch的竞争性;而友达、天马和群创重点开发LCD面板;京东方与和辉光电则重点开发OLED面板。
DisplaySearch指出,为了待机时间更长、驱动IC集成更好,智慧手表LCD面板采用LTPS(低温多晶矽)技术。至于在智能手表的显示装置上有几样技术特征为必须,分别是高TFT (薄膜电晶体 )驱动电流;窄边框;高开口率;透过功耗降低的方式让待机时间长。
除此之外,DisplaySearch表示,为了使智慧手表更加轻薄以及装配过程更有效率,面板厂商建议采用on-cell或in-cell的解决方案将触控功能加入面板中。智慧手表面板尺寸则介于1.3吋到1.6吋之间。至于天马是唯一1家提议采非晶矽(a-Si)技术的面板厂商。友达则开发MIP(Memory In Pixel)技术,该技术在扫描行和资料传输线路之间具有特殊的容量设计,可以使面板功耗降到最低。
另外,据DisplaySearch了解,面板厂目前也正在为2016年及以后开发新的智慧手机面板。由目前面板厂商积极开发智慧手表的面板可得知,智慧穿戴装置势必为液晶与OLED应用的新亮点。不只是市场规模的扩大,面板应用在智能穿戴式装置上,由于有诸多高解析度、薄型轻量化、省电等等要求,势必也会对面板的技术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表一、目前几大引人注目的智慧手表类型及其使用之面板技术

表二、面板厂商在智慧可穿戴面板方面的长期发展

资料来源:IHS DisplaySearch
LCD显示屏相关文章:lcd显示屏原理
lcd相关文章:lcd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