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波段八次谐波混频器设计
对脊鳍线的两个金属鳍按照余弦平方逐渐渐变成微带线: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66580.htm

这里W(x)是渐变线宽,标准波导BJ900窄边宽b=1.27mm,50欧姆微带线宽w=0.38mm,渐变段总长L=6.5mm。
制作在基片正反面的两个渐变鳍线构成了一圆弧形谐振区,谐振区内的金属块用来抑制谐振,确保衰减极点偏离有用频带。调整谐振区长度,使衰减极点落在84GHz(本振7次谐波),这样既使衰减谐振极点避开设计频段90GHz~100GHz,同时还抑制了本振的7次谐波。对脊鳍线上下两边间断的通孔条带用来支撑基片,并能阻断纵向电流的传播,从而降低损耗。插入损耗的仿真结果如下:

图4 波导-微带过渡
由图衰减极点落在84GHz,在90GHz~100GHz范围内,插入损耗小于0.2dB,实现了射频信号由波导到微带的过渡。
3.2 射频带通滤波器设计
对于射频输入端,要求通过射频信号90GHz~100GHz,中心频率94Ghz。主要抑制中频2GHz,本振12GHz,本振奇次谐波36GHz、60GHz、84GHz、108GHz等,射频与偶次本振的谐波22GHz、46GHz、70GHz等。
常用的平行耦合带通滤波器通带窄、带内损耗大。若要展宽通带,需要增加耦合阶数,而这又增加了通带内插入损耗。优化的三阶平行耦合带通滤波器在90GHz~100GHz范围内插入损耗达到2~8dB,已不满足设计要求。
这里对平行耦合带通滤波器进行改进,如图5。耦合线由横向伸展改为纵向伸展,既增加了平行线相互之间的耦合,减小了通带内的插入损耗,同时还使滤波器结构更加的紧凑,减小了尺寸,降低对尺寸加工误差敏感度。

图5 改进型带通滤波器结构图
通过仿真,耦合线宽越细、耦合缝隙越小,则通带频带越低,通带插入损耗越小,考虑到现有加工精度,耦合线宽和耦合缝隙都取0.15mm。耦合线越长,则通带频带也越低,通带插入损耗越小,为通过90GHz~100GHz,耦合线长取0.54mm。仿真结果如下:

图6 射频带通滤波器仿真结果
90GHz~100GHz范围内通带插入损耗小于2dB,比平行耦合滤波器有很大改善。
混频器相关文章:混频器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