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抗干扰天线在飞行器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4.2 抗干扰方向图测试
天线系统安装在飞行器模拟壳体上,测试方抗干扰向图,如图9所示。分别对自适应系统工作与不工作两种状态进行对比,结果如图10。图中90°方向为干扰来向。黑色为自适应不工作时的测试结果,红色为自适应工作状态的测试结果,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对消比在35dB以上。 干扰方向连续变化时(等效于高速飞行)动态测试结果如图11,黑色为自适应不工作时结果,红色为自适应工作时结果。
图9 方向图的测试
图10 抗干扰方向图测试结果
图11 干扰方向连续变化时动态测试结果
4.3 抗干扰收星试验
自适应天线系统安装在飞行器模拟壳体上,进行抗干扰收星试验,如图12所示。四周布3个干扰源,模拟各种姿态可能的干扰来向。通过对比自适应处理器工作和不工作两种状态的在干扰环境下的收星情况,验证自适应天线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收星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图12 抗干扰收星试验
表1 抗干扰收星结果
不能定位时的干扰功率 | |
普通天线系统 | -86dBm |
自适应天线系统 | -54dBm |
抗干扰能力 | 32dB |
5 结论
自适应抗干扰天线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大于30dB),可以解决复杂电磁环境中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问题。通过对经过工程化设计的自适应天线系统的环境试验、对消比测试、抗干扰方向图测试和抗干扰收星定位试验等证明,在高速飞行器上安装自适应天线系统,提高导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是可行的。自适应天线系统与接收机之间不需要通信,只要把常规的天线系统更换为自适应天线系统,就可以把常规卫星导航接收系统就可以提升为抗干扰接收系统。自适应天线系统使用方便,效果突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