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技术新趋势:人脸识别及多重生物识别
在考虑如何选择某一种生物识别技术时,有许多因素都很重要,而其中有些因素并非人所共知。
生物识别技术顾问咨询和方案供应商,美国富尔克拉姆生物识别(Fulcrum Biometrics)公司CEO肯·诺斯卡(Ken Nosker,)说:"经常有人问我,哪种生物识别技术最好?为什么有人选择人脸识别,而不是指纹识别或虹膜识别?我告诉他们各种生物识别技术都有其特定的应用目的和针对性。所以我们的问题应该换成:'什么时候我应该选择人脸识别技术,而非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在选择一项具体技术的时,要考虑每个应用场景的独特要求,诸如识别准确率、价格、系统易用性等等"
按照诺斯卡的说法,生物识别技术的选择问题,与应用环境密切相关。例如,指纹识别不能实现非接触式的数据采集,而人脸识别就可以。所以,指纹识别明显不适用于自动监控系统,因为被监控对象不会主动配合去完成指纹采集。但另一方面,在刑事侦查中指纹识别又可大派用场,因为在犯罪现场大多会找到嫌疑人的残留指纹,却很难找到嫌疑人的"残留"视像信息。虹膜识别通常需要很高分辨率的采集镜头,并且需要使用者双眼准确定位采集到高质量图像,才能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因为虹膜特征采集的难度,所以普通的数据库如驾驶执照和护照系统数据库中,存储虹膜特征模板的比较罕见。
诺斯卡说,基于计算机的自动生物识别系统应该主要用在解决安全问题,或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就人脸识别技术而言,它有许多特别适合的应用场景。
通常大多数人脸识别系统都要求用户在使用时眼睛直视采集镜头,但一些新的技术产品,例如Neurotechnology Ltd(神网科技公司)的VeriLook Surveillance SDK产品,却可以自动从高分辨率的数字监控摄像头中采集和识别目标人脸。这些监控镜头可能安装在机场、商店、街道或任何其他环境,VeriLook技术可以用"被动方式"采集人脸图像--即无须监控对象眼睛直视镜头。
"因为非接触式的数据采集方式,人脸识别技术特别适用于那些不大需要使用者配合的应用系统,"诺斯卡解释道,"这就是所谓的被动式或无合作生物识别应用,对于这一类的应用,人脸识别特别适合。"例如那些使用VeriLook Surveillance SDK产品构建的系统,可以在数字监控镜头提供的实时视频图像中,自动捕捉和采集人脸图像,并与系统黑名单数据库中的人脸进行比对,实现真正的自动智能目标监控。
人脸识别技术的典型应用
人脸识别的应用非常广泛。准确地识别出一幅人脸图像固然意义重大,而在一个数据库中通过快速自动的检查比对,发现某幅人脸图像与数据库中所有模板都不匹配,同样很有价值。诺斯卡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人脸识别技术的这两种不同用途。
例子1:门禁控制
本系统中,壁挂式的人脸识别门禁设备包括了摄像头、键盘以及射频卡阅读器。该设备由公司人力资源或行政部门的电脑所控制。公司员工的人脸图像都已预先登录在系统中,并且发给每人射频卡方式的员工卡。员工想进入公司大楼或内部的每个房间时,需要站在壁挂设备面前眼望镜头,并将员工卡放在读卡器前。系统根据员工卡号找出预存的员工人脸模板,并与持卡者现场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比对过程既可在设备上进行,也可在远程的电脑服务器上进行。公司的安保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仅可以知道进入大楼或房间的授权员工之号码,而且知道准备持卡进入者正是该员工卡的合法拥有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