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I总线的高速噪声检测系统
(1)设计中采用9052的非复用模式,因此将MODE接地,所以9052的LAD[31..0]上只有数据信息,而其地址信息在LA[27..0]上,又由于MAX1446的转换位数为10bit,因此将该10位输出数据D[9..0]连接到PCI 9052的LAD[9..0],而LAD[31..10]接地。
(2)A/D变换器MAX 1446的时钟频率可高达60MHz。在设计中将PCI总线时钟(33MHz)作为A/D的时钟信号,从而简化了A/D的时钟电路。为了保证LRDYi#信号的产生同MAX 1446的转换同步,模6计数器的时钟信号也采用PCI总线的时钟信号。
(3)数据采集的速率的控制是通过上层的软件完成的。在设计中,将PCI 9052的局部总线端的输出信号CS0#作为A/D的使能信号,驱动A/D的转换功能。CS0#是PCI 9052局部总线端的一个通用片选信号,它是在配置寄存器编程指定的。通过上层软件对CS0#低电平产生的时间间隔的控制,即可实现实现对A/D采样速率的控制。由于A/D转换需要5.5个 时钟周期,在A/D转换期间,使能信号OE#应当始终保持有效,但是CS0#的低电平信号保持时间小于A/D转换时间,因此,使CS0#经过一脉冲展宽电路后再连接到OE#端,以保证A/D的有效转换。
(4)系统采用的时钟频率为33MHz,由于LRDYi#信号的产生是6个时钟周期,所以数据采集速率可高达55Mbps,可实现对噪声信号的高速实时采样。
结束语
以上仅针对硬件电路的设计思路和原理作了详细的说明。在Win2000、Win NT操作系统下,应用程序不能对I/O端口直接进行操作,因此将A/D转换的数据读进内存中就要由驱动程序来完成。驱动程序作为下层硬件和上层应用程序的纽带,实现应用程序对底层硬件的访问。在Windows平台上,WDM将代替VxD成为主流的驱动模式,因此选择DriverWorks作为驱动程序的开发工具,开发WDM。
数据采集卡、驱动程序和频谱分析程序三部分的数据流程如图3所示。
参考文献
1.刘晖译,PCI系统结构(第四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2.PLX PCI9052 Data Book,2000.
3.Chris Cant著,孙义等译,Windows WDM设备驱动程序开发指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