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现场总线与工厂底层自动化及信息集成技术

现场总线与工厂底层自动化及信息集成技术

作者: 时间:2013-01-12 来源:网络 收藏

(2)系统软件:由专门监控类软件公司开发的产品,如:Intellution(FIX)、Wonderware(INTOUCH)、PcSoft(WIZCON)等将占主导地位,而不是控制器硬件厂商的捆绑软件产品。基于PC/WINDOWS平台的、所谓"软PLC(SoftPLC)",与Intel/Windows兼容的工业级、坚固型PC机"拍挡",可能会成为控制器或控制系统主站的主流。

(3)现场设备:传感器、驱动器、执行机构、远程I/O等,由不同的、具有专业优势的厂家制造,如E+H、ROSEMOUNT的仪表,SIEMENS、A-B、ABB、丹佛斯的驱动器、施耐德、SIEMENS的输配电保护装置、高、低压开关设备,施耐德、SIEMENS、A-B的I/O模块等。

(4)系统:将有更多的厂家,基于通用软硬件平台和标准,在自己专业领域推出面向行业的、具有专业软、硬件控制功能的系统。

4.1 系统自主开发及应用推广的新机遇
无论是PLC还是DCS,系统的硬件、软件甚至现场级设备都是捆绑销售的。由于国际著名系统制造商在开发投入、生产规模、销售组织、品牌宣传、应用支持方面比国内厂商具有绝对优势,因此,国内绝大部分产品市场份额被国外厂家占有。由于系统的封闭性,国内厂家很难在国外系统产品上做面向行业的专业性技术开发以期达到系统增值,多数国内系统集成商所能做的只是系统成套。系统集成商之间的市场竞争成败,其中技术因素不多,主要是在价格方面。这使得国内从事行业的企业度日艰难。

技术的发展,新型自动化监控系统的产生,使系统趋于开放,系统产品趋于通用型,具有互操作性、可互换性,总之,新型自动化监控系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通用标准的软硬件平台。因此,这就为国内厂家提供了进入市场的机会。一方面对于自动化系统集成类企业,可利用企业在系统设计、软件设计优势,利用企业在某一领域自动化方面具有技术、经验、知识方面优势,在通用的系统平台上,开发出自己的,面向优势行业的、具有专家及智能控制功能的系统,这比单纯的系统配套可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另一方面,国内大批现场设备制造厂家(如驱动器、传感器、变送器、调节器、执行机构、HMI、电机启动及电流保护装置、输配电保护装置、高、低压开关设备等等),特别是那些生产特殊品质产品的厂家(如具有专业控制算法的调节器、高防护等级、本征安全、可接受RTD、mV、高压、大电流信号等现场设备产品),改造产品使之具有接口,可为本企业产品开拓更广泛的市场。因为,采用进口控制器、国产现场设备(如驱动器、传感器、变送器、调节器、执行机构、I/O)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兼顾了可靠性、功能、价格三方面因素,会得到用户青睐并具有广阔市场的。

结束语:
1.从工厂底层自动化及角度看,现场总线技术不是一项单纯的以芯片换电缆的技术,是计算机及其数字化通信技术向工厂底层,即设备层的延伸。如同其他领域发生的一样,现场总线技术是工厂底层通信技术的一次数字化革命。
2.工厂底层自动化及是实现全厂自动化及CIMS系统的基础。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使其传统系统结构发生变革,并带来传统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异特性,如丰富的现场信息资源、系统的开放性、产品的可互换性。
3.系统结构的改变,最终将导致制造商门重新调整市场策略和格局。开放性为中国自动化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