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汽车电器电磁兼容性及电磁干扰的抑制

汽车电器电磁兼容性及电磁干扰的抑制

作者: 时间:2013-04-06 来源:网络 收藏

佳工机电网

分析图2,则导线2上干扰电压U2为:

佳工机电网

式中:C12——两导线间电容;
C20——导线2搭铁电容;
R——回路电阻;
U1、I1——导线1的电压、电流。

减小U2,应从降低C12和R或增大C20入手,即增大导线间距离或改变电器导线间介电参数。

磁感应干扰与两回路长度L1、L2,导线间距离b相关。由图3可知

佳工机电网

式中:

佳工机电网

μ0——真空导磁率;M12——两回路间互感。

降低U2,在于增大b和减小回路面积来减小M12,或减低电压变化率。

c.辐射干扰是射频的无线电发射通过导线电缆和金属构件这些等效的天线进行发射干扰,因而线束的辐射干扰是最严重的一种。由描述电磁波的Maxwell方程可知,减小射频电磁场的强度,要减小高频电流I、辐射的有效长度L或增大距离b。

(四)的检测

汽车电路系统由蓄电池和整流的交流发电机作为核心电源,车体作为共用搭铁,各个电器装置并联其上。相连的线束造成电器间彼此传导干扰;相邻的导线间会有感应干扰;因为天线效应,不相邻导体间又存在着辐射干扰。因而综合着3种途径,覆盖较宽的干扰频率。

应用频谱分析仪进行分析研究,检测直观且可以定量。它是一种30~1000MHz窄带扫频接收机,能在某一时刻接收某个频率范围内的能量,记录下不同频段内干扰的幅值。缺点是对于时间很短频谱范围很宽,如静电放电这一类瞬态的脉冲干扰,不能宽频段全貌反映实际干扰情况。常常只能数台同时启用进行观测分析。

三、

面对的3项技术问题和提高的措施电子电器产品系统降噪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已受到各国关注,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和欧盟CE先后提出对该类产品的有关规章。这些规章要求各公司确保其产品符合严格的电磁环境影响和发射准则。符合这些规章的产品称为具有电磁兼容性(EMC)。

(一)电磁兼容性要面对的问题

电磁兼容性需要面对的3个技术问题是:

①探讨电器产生的电磁辐射(EME)并控制为最小;

②电源电压的瞬变,车灯、起动机等重负载和感性负载引起的瞬态干扰是如何恶化汽车的电磁环境的;

③如何把电磁敏感性(EMS)降低到最小。电磁敏感性(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是指存在电磁骚扰的情况下,装置设备或系统对自身性能降低的无作为能力。当敏感性低时,抗扰性则强,足以防护电器电子产品免受其它系统有害辐射的影响。曾有EMC=EMI+EMS这样一个模拟的公式,表示电磁兼容性是研究降低电磁干扰和降低电磁敏感性,即增强抗干扰能力的。

佳工机电网

佳工机电网

(二)提高电磁兼容性能的措施

降低电器的电磁干扰强度:①要降低发电机纹波电流。交流发电机是大的功率源,减小高次谐波分量可以大幅度降低传导和辐射干扰,对电器而言输入电流谐波属于EMI;②应在闪光器触点前加电弧抑制器;③感性负载(如刮水电动机、燃油泵、起动机)有电刷换向器,需要滤波电容器旁路换向火花所产生的高频辐射。电容要达到良好的滤波效果,它与噪声源的公共搭铁之间的连线要尽量短。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