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VR的微功耗电刺激器
2 电压调整
本系统采用3V纽扣式锂电池供电,为了达到刺激电流的强度要求,需要将电压提升。电压的提升应选用高效率紧凑型DC/DC进行升压。可供选用的紧凑型升压DC/DC的IC元件很多,例如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LM2703、LM2733,凌特公司的LT1615,德州仪器的TPS61040,台湾易亨电子的AP1522等等。这几种IC都是SOT23-5的紧凑型封装,管脚完全兼容,这也是本系统选用这种IC的原因,不担心芯片缺货,将外围元件参数稍做修改就可以对IC进行互换。电压调整电路的接线原理图如图2所示。
LT1615是微功耗高效率的升压DC/DC,输入电压范围为1.5V~15V,适用于最大输出电流小于100mA的场合。芯片在空载时的静态工作电流为20μA,当4脚SHDN为低电平时关闭芯片,其静态工作电流仅为0.5μA。芯片的工作效率约为75%。输出电压值由图中的R2和R4决定:。
使用3V电池直接给单片机供电。单片机通过图中的ON_OFF控制包括DC/DC电路在内的外围电路的供电,在工作的间歇期进入休眠状态无输出脉冲时,将ON_OFF设为高电平,切断外围电路的供电,从而有效地降低系统的电流损耗。
3 ATmega48单片机及其脉冲发生电路
3.1 ATmega48单片机及应用
ATmega48单片机是Atmel公司在2004年底推出的微功耗高性能八位单片机,采用TQFP32紧凑型封装,批量生产时还可以选用更小体积的MLF32封装(尺寸仅为5mm×5mm)。内有4KB的Flash程序存储器、256B的EEPROM和512B的静态存储器。支持ISP串行下载方式。
ATmega48单片机为RISC结构,在1MHz频率下速度为1MIPS。系统时钟有外部低频、外部高频、内部RC振荡器时钟等多种工作方式可以选择。选择方法是通过编写熔丝位,并结合软件编程与时钟相关的寄存器实现。选择单片机的时钟频率越高,单片机的功耗也越大。本系统选用128kHz的内部RC振荡器,在工作电压为3V时,静态电流小于60μA。休眠状态时静态电流更低。ATmega48单片机内有六种省电休眠模式,可以使仪器在非工作期间进入休眠状态。ATmega48的系统时钟还可以通过编程分频进一步地降低时钟频率,减小功耗,在仪器休眠期,采用32倍的分频系数将时钟降低到4kHz。
ATmega48单片机内有两个8位的定时/计数器,一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可以满足本系统对开启时间、脉宽、脉冲频率的精确控制。另外单片机还有6个PWM输出口,可以用于调节仪器的刺激强度。ATmega48单片机内部有独立的硬件看门狗时钟,可以有效地防止单片机死机。
本系统选用的ATmega48V是ATmega48的低电压工作的芯片,选用ATmega48V作为电刺激器的主控芯片,几乎不需要另加其他的元件。ATmega48V可以在1.8V~5.5V范围的电压下工作,在电池使用的有效电压范围内,单片机均可正常工作,能充分利用电池的容量。
3.2 脉冲发生电路
通常具有一定驱动功率的脉冲输出电路首先产生脉冲波形,再将脉冲波形用集成的功率放大器作驱动放大,放大电路工作在线性放大区。这种放大电路必须具有静态电流来维持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功耗较大。为了降低耗电流,本系统的电刺激器用开关方式生成刺激脉冲。单片机及其脉冲发生器电路原理如图3所示。J1是刺激电极的接线端子,OC0A是ATmega48V定时器0的PWM输出口,根据实验的要求调节输出强度。用PWM输出以及R6、R7、C6和C7组成的滤波器调节U3A正相的输入电压。运放U3A接为正相放大方式,放大倍数由R8和R9决定。Q2为功率放大三极管,增大输出的驱动能力。Q3工作在开关状态,用于控制输出脉冲的宽度和频率,当ATmega48V的9脚是高电平时,Q3导通,输出刺激脉冲;导通500μs后,ATmega48V的9脚变到低电平,Q3关闭,脉冲结束;按10Hz的频率循环往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