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 MX3 详拆第一集
再拆一点呢?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15447.htm

再拆一点就能看到保护板了。这个东西是保证锂电池安全工作的核心部件,要知道锂电池是很娇嫩的东西,充电电流不能大、放电电流不能大、充电电压太高会出事、放电放的太低也会出事。出事会怎样呢?最轻的是容量损失内阻增大,其次是内部产生气体封装鼓胀,最差的就直接爆炸了。保护板就是用来避免这些情况发生的,如果电池的电流超过规定值或者电压超过规定值,保护板都会负责切断电芯和外部电路以保证电池的安全。
毫无疑问MX3的保护板做工是很好的,不仅用了4层板,而且还用了刚挠结合的工艺。和上面绿色的普通保护板一比,高下立现。不过和MX2比比,好像还是差了不少东西?没错,MX2的保护板功能更加丰富一些,它的内部除了MX3也有的温度检测以外,还有一个库仑计,可以精确统计电池放出和充入的电量(注意是电量,单位是Whr)。从理论上说这会让MX2的电量统计比MX3精确的多,但是其实实际上MX3在电量检测方面要远好于MX2,这也许是MZ把库仑计从电池上迁移到了主板里的结果?没有仔细分析,反正要知道MX3可以安心的把电池用到最后1%就行了。
本来电池差不多也就这样了,不过手贱的还是把正面的黑胶也撕掉了,这才意外发现下面还有不少字:

其实撕开以后里面也就是黑乎乎的一团,由很多薄薄的纸片卷成方块,啥也看不出来。
终于要进入本体了!本着从外围到核心的顺序,我们从小板开始。

别看这片小板连口香糖大小都不到,它却使用了5颗螺丝固定。牢固度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MX3上这片小板还肩负着一个特殊的任务,那就是和下方的边框天线连接。为了实现边框天线,MZ的设计师在边框上做了两个打断,这样下方的边框实际上就形成了一个倒着的π,懂天线的朋友马上就明白了,这就形成了一对儿倒F天线。
但是这并不是MX3的全部天线,如果是这样,那么断点处只要摸一摸,信号就没了,MX3也就会出现类似IP4那样的天线门事件。因此实际上MZ在这里的设计很巧妙,这一对倒F天线只是整个天线系统里的一部分,在后盖下方,还用LDS工艺生成了天线的另一部分,信号的流通方向见下图:

天线设计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不太懂,因此对于整个天线系统的设计也没法说更多。但是有一些基础的东西还是可以看出来的。现代手机由于需要兼顾多个频段,对于MX3而言是6个频段,因此需要用很复杂的多谐振天线设计,让天线的不同部分对不同的频率谐振,因此形状会很奇怪。在MX3上,后盖上用LDS形成了两个“半天线”,然后依靠触点和螺丝,导入由边框形成的另外两个“半天线”,从而形成一组完整的GSM/WCDMA天线。这样的设计,由于边框并不是全部,因此即便缝隙被人体碰到,天线的特性也不至于迅速衰减到无法使用,所以可以比较好的兼顾自由场和正常操作环境。这种复杂天线设计,还是第一次看到。
不仅是2G/3G天线,在另外一组天线(不确定是GPS还是WIFI)上也有体现,同样是在中壳上实现一半,在边框上实现另一半。因此边框上的缝隙,就远不像MX/MX2上那样仅仅是避免屏蔽天线而造,缝隙实际上成了天线的一部分。

小板的反面则是很多人感兴趣的Home键。应大家的要求,把它彻底拆开了:

雀虽小五脏俱全,不到1毫米的Home键里有四层结构,分别是反光板、导光板、荧光板和遮光板。一个扁平封装的白色LED负责从侧面把光射入导光板,而导光板则把光在一个圆圈范围内从平面散射成垂直,照亮荧光板,最终实现那个漂亮的小白圈。
小板上值得解析的也就这些。对了,最后需要说明的是,MZ在MX3上放弃了MX和MX2上采用的17针双层USB口设计,改为了标准的5针。因此MX3不再支持SPDIF输出,也不再支持USB Host功能,甚至连MHL功能也取消了,只剩下了标准的USB OTG支持。官方对此的解释是,Miracast比MHL更方便,但SPDIF没了始终还是有些遗憾。
由于没有其他的板子,接下来就是主板咯。

首先拆掉3.5mm插座。这一代的3.5mm插座设计非常良心,拆的时候真的少折腾了不少,一个螺丝,直接就可以取下,不像以前总是连着一大堆排线,一不小心还会扯断。插座和PCB的连接方式略显奇葩,这种靠侧边连接的方式在手机里是极少见的。
拧下螺丝,松开排线,拆主板就不再有任何障碍。


外一个很多朋友感兴趣的问题是,MX3说有三个麦克风降噪,但是为什么机壳上只有两个孔呢?拆下主板以后才发现,其实第三个麦克风在听筒的旁边。

在这里放一个麦克风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MX和MX2上的麦克风,都是为了让对方听你说话更清楚,而MX3上的这第三个麦克风则可以让自己听别人听的更清晰,所谓他好我也好。比较奇葩的设计是,在MX3上第三方APP如果需要获取麦克风声音,MZ会打开听筒边上的这颗,初看似乎有些反直觉,怎么会用这颗?但是某天在街上走,发现MM用微信发语音消息的时候,绝大多数都是冲着屏幕或者对着听筒喊的时候,楼主突然对MZ的工程师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听筒左边是一些小附件,如图所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