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设计应用 > 频谱分析仪原理

频谱分析仪原理

作者: 时间:2012-01-29 来源:网络 收藏
生了失真?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衰减器来判断。输入两个信号F1和F1+10k,当衰减量增大,混频器的输入功率降低,理论上失真也会降低。如果我们看到这些信号是降低的话,说明失真信号是频谱仪内部产生的;如果不变,那么它是外来的信号(见图20)。这是因为在调节衰减器的衰减量时,它后面有一个放大补偿(本文前面曾讲过)。所以频谱仪显示的外来失真信号是不变的,但自身的失真会有明显的变化。这个方法可简单明确的看出频谱仪是否工作在失真状态。
在测量时为了使噪声曲线平滑,在检波之后,放置了一个低通滤波器,即视频滤波器。这就是BW键中VBW软键的设置(见图21)。它的作用是将检测信号中的高频部分滤掉,使我们从显示屏上看到一个光滑的曲线。这对小信号的测量是非常有效的,它可使读数更为稳定。
最后谈一下灵敏度。简单地说,灵敏度就是最小可检测信号,定义为在一定分辨带宽下显示的平均噪声电平。“平均”就是足够窄的视频带宽VBW,去平均信号加噪声或噪声(见图22)。若一信号的电平等于显示的平均电平,它将以近似3dB突起显示在平均噪声电平之上。这一信号被认为是最小的可测量信号电平。
如果要使得到最好的灵敏度,有以下三个方法:
(1)最窄的分辨率带宽;
(2)视频带宽VBW应是分辨率带宽的百分之一。
但是最好的灵敏度可能与其它测量设置有矛盾,如测量时间大增,0dB的衰减会增加输入的驻波比,降低测量精度。 总之,频谱仪的最佳工作状态是由诸多因素、参数决定的,不能片面追求某一指标的完美,需统筹考虑,对本文所述的基本因素和所要作的测量类型进行分析,尽力趋向于完美的组合。如对小信号测量,要提高灵敏度,对失真测量要调节衰减,同时要会判断的工作状态等等。这在我们实际的工作中会遇到并要细心实践。

(3)最小的输入衰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词: 频谱分析仪 原理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