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热插拔控制电路的电路电流

图7. 快速下拉电路的短路电流波形
当电路电容给输入电容充电时电源电流发生反向,并导致+12V输入端出现一个小幅正向过冲。
图3的快速短路峰值电流限制电路在限制峰值电流以及短路电流持续时间方面均有效。如图8所示,RS (6mΩ)两端的电压峰值为600mV,对应100A峰值电流。短路电流阻断极其迅速,电流脉冲在200ns内完全终止。

图8. 改进后热插拔控制器电路的短路电流脉冲
利用该技术可将背板电源干扰降至最低,如图9所示,会在测试方法一节中提到的+12V电源上产生小于±500mV的峰值电压干扰。

图9. 图3电路发生短路时引起的背板干扰
再次看到陡峭的电流波前,表明这是一个质量非常高的短路状态。遗憾的是,很难复现这样的陡峭电流波形。
那么发生了什么?
PNP-NPN检测/下拉电路终止短路电流(然后解除控制)如此迅速,以至于MAX4272快速比较器没有足够的时间触发(响应时间 = 350ns)。图10显示了500µs时段的VGS信号波形(短路开始后450µs)。由于100µA的栅极充电电流仍然存在,已经被放电的栅极电压又开始上升。大约130µs后,栅极电压被充分充电(3V),VOUT升至大约1V,这时短路电流再次开始流动。重新充电的过程很慢,足以使快速比较器在电流为33A时触发(200mV/6mΩ),IC将执行关断和闭锁操作。
图10. 短路情况下 VGS的时间压缩视图
结论
当热插拔控制电路发生短路故障时,本文讨论的两种电路都可以通过限制功耗来保护背板电源。图2所示的简单电路能够将短路电流持续时间缩短到500ns以内;图3电路稍微复杂些,但可将短路电流限制在100A以内,并且短路电流脉宽小于200ns。以上任何一种技术都适用于大多数热插拔控制电路。
取决于电源内阻、短路阻抗以及短路故障本身的特性和故障发生时间,个别测试结果会存在一定差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