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在使用UC3842来控制开关电源的占空比时,常规的用法是在UC3842的脚1、2之间加R 网络,用光耦和TL431等元件组成电源的反馈控制回路,把光耦的C极接到UC3842的脚2作为输出电压的反馈。图3所示的电路没有采用这种接法,而是把光耦的C极直接连到UC3842的脚1作为输出的电压反馈,脚2直接接地。UC3842的脚2是其内部误差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脚1是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这种接法略过了UC3842内部的放大器,这是因为放大器用作信号传输时都有它的传输时间,输出与输入并不是同时建立,不用UC3842的内部放大器。其好处是把反馈信号的传输耗时缩短了一个放大器的传输时间,从而使电源的动态响应更快。另外,TL431内部本身就有一个高增益误差放大器,只不过它与高压侧隔离了,因此反馈信号经TL431内的放大器和光耦后直接控制UC3842内部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脚1),其控制精度并不会降低。而使用 UC3842内部误差放大器,则反馈信号连续通过了两个高增益误差放大器,增加了传输时间。该电路通过输出端采样然后通过光电隔离反馈到UC3842的脚 1,略过了UC3842内部的放大器,缩短了传输时间使电源的动态响应更快。同时利用TL431内部的高增益误差放大器,保证了高控制精度。这种电路拓扑结构简单、外接元件较少,而且在电压采样电路中采用了三端可调电压基准,使得输出电压在负载发生较大的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上没有变化。实验证明该电路具有很好的稳压效果。 
4 电流型控制方法的优势
电流型控制既保留了电压型控制的输出电压反馈,又增加了电感电流反馈;而且这个电流反馈就作为PWM控制变换器的斜坡函数,从而不再需要锯齿波发生器,使系统的性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电流型控制方法的特点如下:
1、系统具有快速的输入、输出动态响应和高度的稳定性;
2、很高的输出电压精度;
3、具有内在对功率开关电流的控制能力;
4、良好的并联运行能力。 由于反馈电感电流的变化率didt直接跟随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电压反馈回路中,误差放大器的输出作为电流给定信号,与反馈的电感电流比较,直接控制功率开关通断的占空比,所以电压反馈是电流型电源设计中很重要的问题。本文介绍使用电流型控制芯片uc3842时,电压反馈电路的设计。
5 结语
可以根据具体要求选取不同的反馈方式。但对于多路输出的反馈电路,由于对于每个输出应用场合的不同,要求输出精度不同,所以在反馈中各个正极性输出端占反馈量的比例也不同。要根据具体要求具体设计以满足应用要求,例如要求输出+5v +12v两种正电压时,由于前者经常用于精度比较高的场合,所以在反馈中占的比例比较大,可取为60%,而后者取为40%.由于有多路输出,故在副边绕组中可以采用叠加技术,以减少变压器绕组匝数。
dc相关文章:dc是什么
双控开关相关文章:双控开关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