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设计应用 > 电流型开关电源中的UC3842电压反馈电路

电流型开关电源中的UC3842电压反馈电路

作者: 时间:2013-09-28 来源:网络 收藏
ns: 2; widows: 2;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3.1输出电压直接分压作为误差放大器的输入

  输出电压Vo经两电阻分压后作为采样信号,输入脚2(误差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如图2.

  电流型开关电源中的UC3842电压反馈电路

  这种电路的优点是采样电路简单,缺点是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必须共地,不能做到电气隔离。势必引起电源布线的困难,而且电源工作在高频开关状态,容易引起电磁干扰,必然带来电路设计的困难,所以这种方法很少使用。

  3.2 辅助电源输出电压分压作为误差放大器的输入

  单端反激式变压器T的辅助绕组上产生的感应电压随着输出电压升高而升高,该电压经过整流、滤波和稳压网络后得到一直流电压,给供电。同时该电压经两电阻分压后作为采样电压,送入的脚2.

  当UC3842启动后,若反馈绕组不能提供足够的UF,电路就会不停地起动 ,出现打嗝现象。另外,根据经验,若UF大于17.5V时, 也会引起UC3842工作异常,导致输出脉冲占空比变小,输出电压变低。故而反馈绕组匝数的选取及其缠绕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可按13~15V设计,使 UC3842正常工作时,7脚的电压维持 在13V左右。

  这种电路的优点是采样电路简单,副边绕组、原边绕组和辅助绕组之间没有任何的电气通路,容易布线。缺点是并非从副边绕组直接得到采样电压,稳压效果不好,实验中发现,当电源的负载变化较大时,基本上不能实现稳压。该电路适用于针对某种固定负载的情况。

3.3 采用线性光耦改变误差放大器的输入误差电压

  采用线性光耦改变误差放大器的输入误差电压

  如图3所示,该的电压采样电路有两路:一是辅助绕组的电压经 D1,D2,C1,C2,C3,R9组成的整流、滤波和稳压后得到16V的直流电压给UC3842供电,另外,该电压经R2及R4分压后得到一采样电压,该路采样电压主要反映了直流母线电压的变化;另一路是光电耦合器、三端可调稳压管Z 和R4,R5,R6,R7,R8组成的电压采样电路,该路电压反映了输出电压的变化;当输出电压升高时,经电阻R7及R8分压后输入Z的参考电压也升高,稳压管的稳压值升高,流过光耦中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减小,流过光耦中的光电三极管的电流也相应的减小,误差放大器的输入反馈电压降低,导致UC3842脚6 输出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变小,于是输出电压下降,达到稳压的目的。

  该电路因为采用了光电耦合器,实现了输出和输入的隔离,弱电和强电的隔离,减少了电磁干扰,抗干扰能力较强,而且是对输出电压采样,有很好的稳压性能。缺点是外接元器件增多,增加了布线的困难,增加了电源的成本。

  3.4 采用光耦和电压基准进行反馈控制的电路

  电流型开关电源中的UC3842电压反馈电路

  为了满足负载变化较大时的供电要求。提高输出电压的稳定度,设计了一种从副边绕组输出端取样进行反馈控制的电路。电路如图4所示:电压采样及反馈电路由光耦PC8I7、TL431及与之相连的阻容网络构成。其控制原理如下:输出电压经RIJ、R?分压后得到采样电压,此采样电压与TL431提供的 2.5 V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当输出电压正常(5 V)时,采样电压与TL431提供的2.5V参考电压相等,则TL431的K极电位不变。流过光耦二极管的电流不变,流过光耦CE的电流不变。 UC3842的脚1电位稳定,输出驱动的占空比不变,输出电压稳定在设定值不变。当输出5 V电压因为某种原因偏高时,经分压电阻RIJ、R?分压值就会大于2.5 V,则TL431的K极电位下降,流过光耦二极管的电流增大,则流过光耦CE的电流增大。UC3842的脚1电位下降,脚6输出驱动脉冲的占空比下降,输出电压降低,这样就完成了反馈稳压的

dc相关文章:dc是什么


双控开关相关文章:双控开关原理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