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折叠屏手机市场:三星大幅领先占据榜首,华为位列第二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市场追踪报告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这是连续六个季度同比增长后的首次下降,主要原因为三星出货量下跌。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2412/465145.htm虽出货量出现大幅下跌,但三星仍然以56%的市占率稳坐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头把交椅。报告指出,三星折叠屏手机下滑的原因为三星的Galaxy Z Fold6、Galaxy Z Flip6折叠手机的竞争力不足,销量不如预期。
中国市场对折叠屏手机的需求强劲增长,而三星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仅为8%,远低于其在全球其他地区82%的领先地位。2016年8月,三星Galaxy Note 7“爆炸门”事件后,已经出现增长颓势的三星智能手机在中国的销量直接腰斩;2021年前后,三星成立全新的中国市场创新组,主抓手机和智能家居设备,试图凭借折叠屏重返中国。但时移势易,三星折叠屏手机不仅未在中国打开新的局面,其海外市场也出现了被中国手机品牌蚕食的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三星折叠屏手机在全球销量中的占比,在如此严重的出货量下降拖累下,全球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仅下跌1%,已然是一个让人非常意外的结果。而遏制住折叠屏手机下降幅度的,是国产品牌(小米、moto、荣耀和华为)取得了正增长,而且增长幅度相当大。
华为排名第二,出货量增长23%,份额从13%略微增至15%,表现平稳。华为Mate X5和Pocket 2在中国市场表现出色,预计即将发布的Mate X6将进一步推动其在折叠屏市场的增长。
国产折叠屏手机中,小米、moto和荣耀是第三季度的大赢家,超100%的增长数据相当亮眼。
· 荣耀和摩托罗拉作为折叠屏市场的新兴力量,凭借今年推出的旗舰机型 —— 荣耀Magic V3、摩托罗拉razr 50实现了快速增长,市场份额分别为10%、7%,位列第三、第四位。
· 小米的增长尤为显著,同比增长高达185%,借助最快增长率份额也来到了6%,创下历史新高,主要是7月份发布了MIX Fold 4和MIX Flip两款新品,并积极拓展了海外市场。
折叠屏手机市场未来发展
2019年三星发布的第一款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售价高达15999元人民币;次年发布的Galaxy Z Fold 2 5G售价为16999元;而2021年年末发布的竖向折叠方案Galaxy Z Flip3 5G,售价则下降到了7599元。
高成本注定了高售价,高售价决定着销量及占有率。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不足100万部,而今年全球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约为1830万部,明年这一数字有望增长至2520万部。但是相对于整体市场,这还是极小的量级。
对于手机厂商而言,可折叠手机是它们站稳高端市场、展示技术创新实力的细分领域。虽然折叠手机大概率不会取代直板智能手机的产品形态,但其成长速度相当惊人,未来直板手机和折叠屏手机可能将并行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直到今天折叠屏手机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不管是更加脆弱的屏幕素质、更易损坏的机械结构还是高昂的维修费用,其中的任意一项缺点都能劝退不少消费者,这也让折叠屏手机的普及面临着重重阻碍 —— 在存量市场,换机市场的刚需会考虑到耐用性、稳定性、品牌、定价、性能等综合诸多因素。
缺乏更多的使用场景,产品价格和使用体验相比直板产品并无绝对优势,使得折叠屏手机的使用人群暂时难有更大突破。在目前来看,基于产品的稳定性与耐用性考量,直板手机由于成熟度高,软硬件适配与兼容性更好。
经历数年机型迭代,折叠屏手机已经能够提供较为完整的使用体验,价格和技术成熟度仍是当前影响折叠屏手机快速普及的两个主要因素。只有这两大问题得到解决,折叠屏手机市场才可能实现真正的爆发。其实从现状来看,如今折叠屏手机正在从「好玩」过渡到「好用」的阶段,尤其是在国产折叠屏手机陆续推出后,连产品价格也逐步得到了消费者的接受。
“中国在改变折叠屏竞争格局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折叠屏市场。”IDC的研究人员称,今年一季度至三季度,全球折叠屏出货量的46%来自中国。虽然中国的折叠屏手机市场增长迅速,但是如果想与三星在全球抗衡,那么出海就是必要选项。
整体来看,虽然三星在海外的折叠屏手机市场中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来自中国的折叠屏手机正在逐渐蚕食三星的份额,曾经几乎完全由三星主导的折叠屏手机市场,正被一众后发的中国手机品牌重塑竞争格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