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 iPhone 16 Pro:零部件价值 568 美元,占售价 57%
媒体与东京研究公司 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 合作,对苹果 iPhone 16 Pro 进行了拆解,并使用内置存储容量最小的版本进行了成本分析。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2411/464356.htm为了进行比较,媒体还拆解了谷歌 8 月份发布的 Pixel 9 Pro,两款手机在美国的售价均为 999 美元。拆解显示,iPhone 16 Pro 的零部件价值 568 美元,比 2023 年发布的 iPhone 15 Pro 上涨 6%。这些成本现在占设备价格的近 57%,比 2019 年发布的 iPhone 11 Pro 版本上涨 18%。谷歌 Pixel 9 Pro 的零部件价格为 406 美元,比去年的型号下降 11%。
谷歌 Pixel Pro 的前两代产品分别于 2021 年和 2022 年推出,其零件成本比率高于 iPhone Pro,这种情况在 2023 年发生了变化,当时 Pixel Pro 的零件成本比率低于 iPhone Pro,最新款 Pixel Pro 的零件成本比率为 41%。
零部件成本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手机中使用的主要芯片造成的,苹果公司自主设计的 A18 Pro 芯片由台积电采用先进的第二代 3nm 工艺制造,A18 Pro 芯片的成本估计为 135 美元,约占总零件成本的四分之一。与此同时,Pixel 9 Pro 使用的 4nm 芯片成本比 A18 Pro 低 55 美元。
第二昂贵的组件是 OLED 屏幕,两款手机都使用三星显示供应的 OLED 屏幕,每个显示屏尺寸均为 6.3 英寸,但 iPhone 16 Pro 屏幕的成本价为 110 美元,而 Pixel 9 Pro 屏幕的成本价为 75 美元。iPhone 通过一种可以改变刷新率的特殊流程来节省电量,这一创新增加了成本。
iPhone 16 Pro 的外框采用轻质钛金属,比 Pixel 9 Pro 的铝金属贵约 30 美元。存储方面,两款设备均采用美光的 DRAM 芯片和铠侠的 NAND 闪存。
iPhone 16 Pro 的相机组件成本价为 91 美元,比 Pixel 9 Pro 贵约 30 美元。iPhone 16 Pro 的飞行时间传感器用于面部识别,可以帮助拍摄 3D 照片和视频,Pixel 9 Pro 没有这个传感器。
两部手机均配备三镜头后置摄像头系统,索尼为 iPhone 16 Pro 的摄像头提供所有图像传感器,Pixel 9 Pro 的 4200 万像素自拍相机分辨率是上一代的四倍,iPhone 16 Pro 的「四棱镜」长焦相机组件比 Pixel 9 Pro 的长焦相机贵 6 美元。
另外,苹果和谷歌都在新设备上宣传人工智能(AI)功能,iPhone 16 Pro 和 Pixel 9 Pro 可以使用设备上的处理来处理生成式 AI 应用,而无需连接到数据中心。苹果 CEO 库克于 9 月发布 iPhone 16 Pro 时强调,这款手机是「从头开始打造的」,专为生成式 AI 打造。但 Fomalhaut CEO Minatake Kashio 表示,虽然麦克风性能与去年的 iPhone Pro 机型相比在某些方面有所提升,但整体结构并没有改变。
生成式 AI 似乎主要通过软件和半导体的进步来实现,而不是零件的彻底改变。由于许多部件的质量改进,成本增加了。Kashio 表示:「2025 年,苹果有可能采用尖端的 2nm 主要芯片,因此零部件价格将持续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零部件产品在 iPhone16 系列手机中占据不小的比重。根据另一家机构 TD Cowen 发布的一份拆解调查报告,该报告详细剖析了制造一部 256GB 的 iPhone 16 Pro Max 的物料成本及供应链构成,报告显示制造一部 256GB 的 iPhone 16 Pro Max,包括零部件、产品组装以及包装等在内,整个物料成本为 485 美元 (约 3400 元人民币)。这一成本较同规格的 iPhone 15 Pro Max 的 453 美元高出 32 美元,显示出新一代 iPhone 在物料成本上的增加。
在这 485 美元的物料成本中,中国供应链提供了包括屏幕、组装、电池、线缆、连接件、边框等在内的多种组件,这些组件的总价值达到 160 多美元,占据了物料成本的 33% 左右。中国供应链在 iPhone 16 中的高占比,不仅体现了中国制造业的强大实力,也彰显了其在全球科技产业链中的独特地位。从屏幕、组装到电池、线缆等关键零部件,中国供应链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不仅为苹果等全球科技巨头提供了稳定、高效的供应链支持,也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全球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中国供应链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随着 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科技产业对高性能、高质量零部件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为中国供应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全球贸易环境的复杂多变等风险因素,也可能对中国供应链的稳定性构成威胁。
因此,中国供应链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可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应对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