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科研团队发布偏振体全息光波导AR眼镜
据南京晨报消息,近日,由东南大学团队研发的全球首款偏振体全息光波导AR眼镜问世,取名“云雀”。该技术源于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显示与可视化研究院,是由中国科研团队全自主研发的新型高端显示技术。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2410/464051.htm据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显示研究院院长张宇宁介绍,传统的AR眼镜一般都是采用表面浮雕光栅(SRG )技术,这款眼镜采用的是偏振体全息光栅(PVG)。其区别在于,SRG采用微纳刻蚀与纳米压印方法在材质表面形成基于形貌的周期性结构,而PVG则通过全息干涉方法在材料内部形成基于折射率变化的周期性分布。
优势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光效提升至300%,大幅提升产品续航能力和显示亮度;前向漏光降低了80%,旁观者对漏光几乎不可见,提升了产品的隐私性和社交友好性;PVG独特的偏振复用技术也在实现较大的视场范围和出瞳尺寸的同时,保证了画面的连续性与均匀性。二是成本显著降低,PVG技术的主要制备工艺仅需使用湿法涂布和全息曝光,无需借助复杂昂贵的微纳加工技术,与现有的SRG技术相比,制备成本可降低60%。有望推动AR眼镜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和普及应用。三是佩戴轻便舒适,“云雀”重量仅45克,佩戴过程更加舒适无感,极大地提升了用户操控的便捷性与流畅度,为用户带来了高效、智能且沉浸式的AR体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