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设计应用 > U盘改造成Usb Type-C接口只要一秒

U盘改造成Usb Type-C接口只要一秒

作者: 时间:2018-08-10 来源:网络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6197.htm

貌似看不出Type-C的正反,于是找了两张不干胶胶纸,分别贴在线缆的正面和反面。当然,粘贴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一个横着贴,一个竖着贴以示区分:

横贴贴纸面向上的时候,数据传输率:

不干胶竖贴面向上的时候的数据传输速率:

由此可见线缆正反面数据传输率相差不大,信号完整性在可控范围内。

突然想起以往参加活动曾经获赠过一个很牛的U盘,传输速率可以超过100MB/秒的。

立马把它掏出来,发现U盘里还存储着一个用于测试传输的视频文件(大小大约为4G),将线缆竖贴贴纸面向上:

再将横贴贴纸面向上:

我们知道,USB2.0的理论速度是480Mbps,那么换算成MB/秒就是60M/秒。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基本上已经达到USB2.0的理论速率了,那么,这个U盘在USB20下工作的真实速率到底是多少呢?

使用同样的文件,我们将U盘接入PC背部的USB2.0接口,再次重复这一实验:

由此可以知道,基本上正反连接线缆都已经达到了该USB口的峰值速率。由此可见这次的实验还是很成功的。

将USB储存设备(U盘)迁移到Type-C下,看起来并不是一件太复杂的事情,遵照博文中的介绍基本上能够实现,并且保持不错的传输性能。(当然,没使用眼图来分析信号完整性是硬伤,谁让我没有示波器捏)。

后来发现一个可以申请USB Type-C接口样品的地方,看看这里:http://www.hqchip.com/gongsi/goods_1390_1.html

实验结束之后,我重新审视了一下Type-C的说明,发现还有些地方并不是那么的明确。

举个例子来说,U盘作为便携设备,如果按照我当前的设计使用USB插座的话,是否每次都需要携带一根Type-C的线缆才能使用这个U盘?如果直接用 插头的形式来设计这个U盘,可以省去一根线缆,那么有没有可能出现两个插头设备需要相互连接的情形?(在失去主从的角色之后,Type-C连接件的插头插 座定义也开始变得混乱)

做完这个小实验,仍有些意犹未尽。两个插头一块PCB就简单的完成了这个实验,会不会未免太简单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