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告别DIY时代,自主研发才能走的更远
阿里云的“三条生命线”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805/380560.htm在武汉峰会上,胡晓明着重强调了阿里云的三条生命线。
第一是坚持自主研发之路,阿里云坚持自主研发,但不等于不开放。阿里云飞天兼容各种主流的开源技术标准,包括Hadoop、Docker、K8S、Spark等;阿里巴巴贡献了中国最多的开源服务;合作伙伴在阿里云云市场上提供了超过一万种应用和服务;阿里云提供丰富的API接口,供所有开发者平等使用,并保证兼容性。
经过9年发展,阿里云已经建立起了庞大的生态体系,合作伙伴超过8000家,遍布咨询公司、系统集成商、行业头部ISV。
第二是合作伙伴,“生态是阿里巴巴血液里流淌的基因”,胡晓明说:“坚持自主研发让我们走得远,而坚持与合作伙伴共生共存则让我们一起做大了云计算的市场和生态”。
“阿里巴巴淘宝天猫没有在做自己的商品,但是在平台上去年卖了4700亿人民币的商品,核心是我们构建了一个合作伙伴体系,我们知道这个合作伙伴体系卖货卖得多,阿里巴巴的平台是有价值的,合作伙伴的利益是我们最核心的考虑。”
目前,阿里云生态体系下的合作伙伴服务客户超过10万家,伙伴业务年增长率超过200%。2017年,阿里云合作伙伴在云市场上的订单数超过200万单。
第三是数据,我们重申坚决不碰客户数据,这是阿里云的底线。胡晓明再一次强调了数据安全是阿里云的底线。

2015年7月,阿里云第一个发起《数据保护倡议》
据钛媒体了解,在2015年7月,阿里云第一个发起《数据保护倡议》,将“不碰客户数据”写入正式文本,开创了行业的先河并被同行认可跟进。倡议书明确规定:
“运行在云计算平台上的开发者、公司、政府、社会机构的数据,所有权绝对属于客户;云计算平台不得将这些数据移作它用。平台方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客户保障其数据的私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胡晓明表示,阿里云是当前亚洲合规资质最全的云服务商,几乎拿到了合规领域的“全满贯”。其中包括,ISO 22301、CSA STAR Gold、德国C5附加条款为全球首家通过,德国C5和ISO27001则是亚太首家,MTCS Level3和ISO 20000是中国首家。此外,阿里云还是BSI在国内审核通过ISO27001的第一家云计算安全服务提供商(2012年)。
在中国,2016年,阿里云电子政务云平台首批通过中央网信办云安全审查(增强级)。阿里云还作为公安部试点,通过了云等级保护的四级测评。
此外,合规时间领先于全球所有其他的主流云服务商,体现了阿里云在安全理念、数据安全机制、流程、技术等维度上的领先程度。
“专有云+中台”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国内,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在呈现加速的趋势;然而,根据钛媒体记者近期走访发现,“数据孤岛”、“烟囱式应用”、“割裂的跨部门协作”等问题仍然是传统企业最大的难题。
阿里云专有云事业部总经理马劲对钛媒体表示,“DIY式私有云正被时代抛弃,不仅部署费时费力,且难以解决企业云的顽疾。”取而代之的,是被验证过的公共云架构,这成为企业云平台新标准。而针对困扰企业客户的“数据孤岛”、“烟囱式应用”、“割裂的跨部门协作”等问题,阿里云推出基于专有公共云与“中台架构”的整体解决方案,以真正的云与真正解决客户困境的互联网架构开启企业以云来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实践。
早在2015年,阿里云从公共云中演化出首个大规模商用的专有公共云Apsara Stack。
据马劲介绍,Apsara Stack具备与阿里云公共云一致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中间件、自动运维及安全能力和服务,并可以通过混合云及私有云形式灵活部署在客户的本地数据中心。“我们提供了统一的运维管理平台,在每个区域中可部署多达6000个节点,全系产品均采用多租户隔离,保障客户的稳定体验。”
“简而言之,这是一朵放在你家里使用的真正云。”马劲总结说。
而单纯将物理机虚拟化,并不是云计算,真正的云计算不仅给企业带来IT成本上的削减,更重要的是给企业带来数字化转型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阿里云专有云事业部总经理 马劲
与专有公共云一脉相承的是阿里巴巴的“中台架构”。早期,烟囱式IT同样存在于阿里巴巴,在随后推动的自主研发中创新地采用“中台理念与架构”,打破了过去烟囱式的IT架构,将业务共性抽象出来并沉淀成共享业务中台,让数据在底层流动并产生价值,使得企业第一次实现全业务链中的数据在线和统一,高效探索业务和创新。钉钉、飞猪、口碑等一系列业务都基于阿里巴巴中台诞生。
现今,这一“中台架构”与专有公共云在推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巨大价值。
马劲在武汉峰会上分享了三个案例:
中国邮政将新一代寄递平台部署在Apsara Stack上,平稳跨越双11业务高峰,日订单高达6400万笔;
海关总署基于专有云打造了中国海关大数据云平台,实现了亿级数据的模糊查询,报关核查能力提升了5倍之多;
中国联通与阿里云共建全球最大卡号管理系统,可支持每秒4万笔业务并发。
“专有云帮助企业建设真正的开放弹性云平台,而中台架构能力助力企业真正打通数据,具备私有环境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数字化转型”。马劲表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