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发布2017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多数生命科学技术入选
自动驾驶货车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702/344401.htmSelf-DrivingTrucks
技术突破:可以在高速路上自动驾驶的长途货车。
重要意义:这项技术的发展将帮助货车司机更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但这一岗位的薪酬可能会因此下降,货车司机最终也将失业。
主要公司:
- Otto
- 沃尔沃(Volvo)
- 戴姆勒(Daimler AG)
- 皮特比尔特(Peterbilt)
- 百度(Baidu)
成熟期:5年到10年

未来,自动驾驶货车将在高速上与其它车辆并驾齐驱,美国170万的货车司机又将何去何从?
研究自动驾驶系统的Otto公司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旧金山南市。公司的创始人安东尼·莱万多夫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曾为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团队效力,利奥尔·罗恩(Lior Ron)则曾是谷歌地图的负责人。
截至目前,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在美国多个州行驶了超过两百万英里。对莱万多夫斯基和罗恩来说,借助为谷歌工作积累的大量经验创立一家自动驾驶公司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Otto最新一代的传感器和处理器阵列被安装在沃尔沃车内,很自然地和驾驶室融为了一体。全套设备包括四个面向前方的摄像机、雷达和一盒加速度传感器。

Otto的关键技术是一种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使用脉冲激光器记录下货车周围环境的详细数据。Otto从第三方买激光雷达的成本在10万美元左右,但该公司已经成立了一个团队,旨在制造Otto自己的激光雷达,并将成本控制在1万美元以内。
Otto驾驶室内有一个液冷式的定制微型超级计算机,大小跟面包箱差不多。这台计算机将会处理来自传感器海量的数据,然后通过制导算法,根据货车的载货量调整刹车和转向指令。该硬件系统的最后一环是利用电子线控技术,将计算机输出的指令转化为货车的机械动作。这一环的执行借助了机电作动器,它们被安装在货车的转向、节流和刹车设备上。
驾驶室内还有两个红色按钮——Otto将它们称为“大红钮”——只要一按,自动驾驶功能就会被关闭。不过,即使没有这个关闭功能,只要司机在驾驶席稍微转一下方向盘,或者重重地踩一下刹车,货车就会“乖乖照做”。

沃尔沃、戴勒姆和皮特比尔特(Peterbilt)都开始研发自己的自动驾驶货车技术。
对自动驾驶技术感兴趣的也不仅仅是货运公司,Uber在去年八月收购了Otto(据报道收购价高达6.8亿美元)。收购以后,Otto团队可以和Uber的500多位工程师合作,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技术。莱万多夫斯基如今成为了Uber该技术研发团队的负责人,他表示Uber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强大的自动运输交通网,让人和货物在多地之间的交通更加方便、安全且成本更低。
去年十月,一台装载了Otto自动驾驶系统的货车将2000箱百威啤酒从科罗拉多州的科林斯堡(Fort Collins)送达科罗拉多泉(Colorado Springs),全程共行驶了200千米。车上唯一的真人司机始终都在驾驶室后面的休息室坐着,一刻也没有碰过方向盘。

这是自动驾驶货车第一次完成商用运输任务——这个里程碑事件无疑向世人证明了这项技术的巨大潜力,但人们同时也意识到了它的局限性。因为这项技术还无法让货车在狭窄的田间土路和城市道路上自动行驶,货车上高速之前以及下高速之后都要由真正的司机负责开车,只有在高速上时才能切换为自动驾驶模式。
乍一看,自动驾驶货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与一般的自动驾驶汽车没有什么不同,然而事实远非如此——货车不仅仅是“加长版”的汽车这么简单。使用自动驾驶货车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可能更甚于普通的自动驾驶汽车。好几台自动驾驶货车可以组成“排”在高速上互相协作,从而在长途运输中减少风阻和节省汽油。此外,让货车在一段时间里自动驾驶也能让司机有更多休息时间,更快地完成运输任务。
况且,最棘手的问题是,比起一般的自动驾驶汽车,自动驾驶货车的普及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动荡。实际上,“自动化对工人带来威胁”这个问题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如果再来一个自动驾驶货车,蓝领工人的生活必定受到影响。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全美有170万个货车司机岗位。自动驾驶货车的应用不会代替所有的货车司机,但这项技术必定改变这个岗位的工作性质——而这种改变不一定被每个人都接受。
中国的自动驾驶货车
目前,中国有720万台货车和1600万个长途司机负责城际公路上的物资运输——这个产业的价值高达3000亿美元,而司机的工资成本占运输总成本的40%。如果使用自动驾驶货车,一些原本需要两到三位司机合作完成的长途运输任务可以由一位司机完成。
目前,中国的货运服务良莠不齐,公众普遍期待这个行业能进行大整改。此外,由于该行业的监管较松,给了企业很大的创新空间。在这两个因素的驱动下,中国的自动驾驶货车产业有望得到快速发展。

互联网巨头百度与货车制造商福田汽车展开了合作,并在2016年11月于上海新国际会展中心发布了国内首款自动驾驶卡车。
中国针对自动驾驶车辆的监管才刚刚开始:政府正试图在保证公众安全和鼓励公司创新中寻求一种平衡。2016年7月,政府宣布正在起草监管自动驾驶车辆的相关文件,并呼吁该产业在文件正式出台前减少试验的次数。
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相信,政府最终会放松对自动驾驶货车测试的监管,并对这种货车的商用保持开放的态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