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测距仪的制作

IC6组成R-S触发器构成时间测量电路。可以看出,在发出检测脉冲时(A端为高电平),D端输出高电平,当收到反射回来的检测脉冲时,C端由高变低,此时D端变为低电平,故输出端D的高电平时间即为测试脉冲往返时间。

计数和显示电路由IC6、IC7、IC8、IC9组成,IC7组成计数电路脉冲发生器,原理图如下。

其工作频率f = 1/(2.2 x C x R)。电路频率设计在17.2kHz左右。这个频率是根据声波在环境温度为20℃ 时的传播速度为343.5m/s确定的。我们知道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声波的传播速度会有所改变,其关系为v=331.5+0.6×t,其中v的单位为m/s,t为环境温度,单位为℃。
Temperature (℃) | Speed of sound (m/sec) |
-10 | 325.5 |
0 | 331.5 |
10 | 337.5 |
20 | 343.5 |
30 | 349.5 |
40 | 355.5 |
50 | 361.5 |
有关计算如下:
测量距离为1m的物体时,声波的往返时间为:2m/343.5(m/s)=5.82ms。这时计数器显示应为100,即1m,此时计数电路脉冲发生器的频率f=100/(5.82×10-3)=17.18(kHz)。如电容C(即C14)为2200pF,此时电阻
R = 1/(2.2 x C x f)= 1/(2.2 x 2200 x 10-12 x 17.18 x 103)= 12KΩ
由于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声波的传播速度会不同,为适应不同环境温度下测量的需要,我们要求电阻R具有一定的调节范围,这里用VR2,VR3进行调节,其中VR2为粗调电阻,VR3为精调电阻。同样我们可以算出在不同温度下的计数脉冲频率值,如:温度为46.5℃ 时,
f = 1/(2.2 x C x R)= 1/(2.2 x 2200 x 10-12 x 11.5 x 103)=17.97KHz
环境温度为1.5 ℃时f = 1/(2.2 x C x R)) = 1/(2.2 x 2200 x 10-12 x 12.5 x 103)= 16.53KHz
实际上,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时,我们只要测试标准距离1m,调节计数电路脉冲发生器的频率(VR2和VR3),使其显示为100即可。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计数器的清零及数据锁存过程。A点波形即表现测试脉冲往返的时间,当A点电位由低变高时,由于C1电压不能突变,故B点会产生一个复位脉冲信号使计数器清零,同时IC6内与非门被打开,IC8开始通过CLOCK脚计数;同样当A点电位由高变低时,由于C2电压不能突变,故C点会产生一个锁存脉冲信号使计数器数据被锁存,同时IC6的有关与非门被关闭,IC8开始停止计数,完成计数过程。

C15用于控制显示部分的刷新频率,当C15为1000pF时,刷新频率为1100Hz,由IC9、LED1-LED3、TR1-TR3组成显示电路。
二、元件选择
这里采用的超声波发射头为T40-16,接收头为R40-16.参数和外形如下:
Item | Specifications | |
Center frequency (KHz) | 40 | |
Overpressure value (dB) | 115 < | |
Sensitivity (dB) | -64 < | |
Major diameter size (mm) | Diameter | 16.2 |
Height | 12.2 | |
[rito] ? interval | 10.0 |
5 关于长距离测量
长距离测量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困难一些。有几点测量时我们必须注意:
1)被测目标必须垂直于超声波测距仪。
2)被测目标表面必须平坦。
3)测量时在超声波测距仪周围没有其他可反射超声波的物体。
由于发射功率有限,测距仪无法测量10m外的物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