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提高发动机厂现场生产信息化水平的应用

提高发动机厂现场生产信息化水平的应用

作者: 时间:2016-12-19 来源:网络 收藏
随着汽车制造业生产模式的趋于多品种、柔性化和需具备的适应市场召回时的应对能力,在对传统的生产工艺和实时监控方法不断予以改进、转换的同时,提高企业信息化、特别是生产过程信息化水平也已成趋势。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规模生产的企业如何在运行了电子数据芯片等新技术后,借助所具备的对产品的精确追溯功能,大大提升现场生产的信息化水平。

提高信息化水平已成趋势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当今汽车制造业的生产模式趋于多品种、柔性化,并必须最大程度地具备为了适应可能 出现的产品市场召回的应对能力。因此企业在不断调整生产工艺、采用先进制造技术的同时,还面临着持续提升生产过程信息化水平的需求。而其中就包含着对产品(多数为被加工的零部件)的编码、自动识别、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这一部分。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逐步在汽车行业获得了推广应用, 在零部件企业中应用较多的是轮胎生产厂家,而最有代表性的还属汽车厂中的整车装配线。但进入本世纪一零年代中期后, 数据容量更大、可读率更高,并能在金属表面实现直接打码(见图1)的二维码技术在汽车制造业,尤其是在动力总成工厂的应用取得很大的进展,当然这也是与此项技术具有更为丰富的功能分不开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31499.htm近年来,电子数据芯片这项新颖技术也已在国内少数主流汽车发动机厂中获得了应用,显示了其出色的对产品的精确追溯功能。

电子数据芯片技术

为了适应现今汽车消费市场的需求, 汽车发动机制造工艺已不仅具有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而且普遍采用了多品种共线的生产方式。为此在规划布置时就必须在同一工序采取多台并行机床的工艺格局,图2 即为一例。红圈内是一道以铣、镗为主的工序,从图中可见,该生产线包含了相同的7 台双轴加工中心(留有了8 台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现场零部件管理方式所存在的局限性就显现了出来,尤其是为了应对汽车召回等制度所带来的日益严苛的压力,必须提升生产过程中相关信息的存储、记录和传输水平,以满足零件追溯的需要。

基于FRID 射频技术的电子数据芯片系统,本质上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装置,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 适用于各种现场环境。系统有电子子数据芯片、读写装置及控制管理软件组成:电子数据芯片是附着在零件上标识目标对象的一种数据载体,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防水防油、耐高温高压等特性。电子数据芯片通常以螺纹紧固方式安装在被加工的工件上。读写装置是可以将信息读取、写入电子数据芯片中的一种装置,当后者进入到工作磁场后,便能接受到读写装置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信息。同样,由读写装置发出的射频信号中带有载波,能够将信息写入电子数据芯片中。读写装置有手持式和固定式。固定式装置一般安装在基架(体)上,与机床的数控系统相连, 在被加工零件的进出口处分别实现读写功能。控制管理软件的功能是将电子数据芯片、读写装置、机床设备及服务器等连接成一个系统,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读写、传输、控制和统计分析等各项功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